【方舟评论】MH370考验中国媒体软实力

在MH370报道中,能不断挖到料的媒体名单——美联社、CNN、BBC、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中国媒体需要思考的是,在以效益作为新闻业考核标准的时代,中国媒体纷纷把经营重心转向房地产、IT游戏,究竟中国新闻业还能剩下几分甘守新闻本真的坚守?

责任编辑:史哲 陈斌 蔡军剑

MH370航班的去向,是给全世界媒体的一道考题。从某种意义说,这是“中国新闻事业大发展”了几十年之后,第一次获得和世界同行平等竞技的平台。

“平等”强调的主要是客观方面,比如事件发生在没有世界媒体业巨擘的“第三地”,没有人可以天然享受体制优势;事件的属性决定了在现阶段它几乎不会受到诸如意识形态、价值观之类因素的影响;它的评判标准足够简单——谁能获得有关失联航班的进一步的确切消息,谁的报道距离揭开谜底更接近。一句话,拼的是媒体的基本功:挖消息,或者说“找料”。

然而,局至中盘,中国媒体的表现基本上就是热热闹闹走过场。在MH370失联报道上,中国媒体投入的人力、配置的设备毫不逊色于国外同业,发出的报道更是数量惊人,但若要评价一下这些报道含金量,大概也就只剩下了乏善可陈、人云亦云……诸如此类的词来形容了。

缘何如此?不妨来检讨一下。

这一次媒体比拼,真刀真枪的较量是从马来西亚官方不断传出自相矛盾的信息,使得笼罩在失联航班身上的迷雾越来越浓,这些迷雾以及关于其想象的无限可能终于让它具备了成为世界性大事件、世界性的头条新闻。

此前,欧美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乌克兰。相对于可能的俄乌冲突,俄与西方对峙对欧洲安全局势以及未来国际格局的深远影响,克里米亚事态无论重要性还是贴近性,的确比失联航班更容易吸引欧美受众。

迄今,我们没有看到一篇能一锤定音的MH370报道。事实上,这也是不大可能的。

“MH370究竟发生了什么”,属于典型的调查报道,找到素材并求证的价值超过其他一切。民众对知情权的饥渴会轻易剥掉新媒体时代所赋予这个行业的一切外在的虚饰和浮夸。调查报道在新闻业内素有“皇冠上的明珠”之称,它是事先可能不明确知道结果,也不明确知道其如何发生,通过采访一步步挖掘事实、在事实间建立逻辑链并推导、力争求证一类的报道。

在MH370事件上,由于牵扯到239个人的生命,尽快找到线索拯救生命成为压倒一切的新闻伦理。这就是迄今,我们看到的能引领舆论的报道都是片断性的、碎片化的“细节”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乘客使用了假护照,马军方雷达探测信息确认飞机失联地点并非南中国海而是马六甲海峡,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引擎数据证实飞机失联后又飞了几小时……

不要低估这些碎片,正是这些碎片让我们能一步步接近迷雾中的MH370。否则,全世界可能还在南中国海浪费精力、时间和表情,而白白错失挽救生命的可能。

新闻界有一句老话,只参加记者会的记者一定不是好记者。这些碎片永远不可能在记者会上得到。这些碎片,以及“马来西亚军方人士”、“罗罗公司内部人士”等等不具名的核心信息源,无声地宣讲了一个极简单的新闻ABC:要做出好的调查报道,你首先得知道去哪获得核心信息,然后你要能得到它,而不是只会指责别人为什么不接受我的采访。

现在,让我们看看在MH370报道中,能不断挖到料的媒体名单——美联社、CNN、BBC、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

这都是一群老牌媒体,排除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若要找到它们有共同点可给予中国媒体人以借鉴,那就是,它们始终保有一种仿佛新闻原教旨主义般的执着。

中国媒体需要思考的是,在以效益作为新闻业考核标准的时代,中国媒体纷纷把经营重心转向房地产、IT游戏,把上市、资本运作作为方向,究竟中国新闻业还能剩下几分甘守新闻本真的坚守?

如果没有理想层面的这份坚守,MH370巨大的波音777机体,还有一系列复杂的通讯导航定位系统就会成为中国媒体无法越过的专业门槛。

好在MH370终究不会成为一种新闻常态。面对正在乌克兰上演的那些大场面,一部智能手机足以让无数人感慨:严肃媒体似乎没有什么优势,不过时穷节乃见,一旦出现MH370这种需要抽丝剥茧、有技术含量的新闻,严肃媒体就鹤立鸡群了。

在MH370报道上,中国媒体技不如人,没什么好说的。但重要的,中国媒体应该重新沉下心来、惟精惟一,尤其是在日新月异发展下日益变得急功近利的中国媒体圈中。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块新闻富矿,也是中国媒体人的主场,中国媒体人倘能守好这样一块富矿,也算不错。

网络编辑:金幼文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