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别把人刻板化了

我长期在媒体圈,经常听到关于部长们的话题,也包括丁关根的闲话。毋须讳言,管理部门与媒体长期形成的博弈关系是很微妙的。如果没有亲身与他们打过交道,也许就会局限在盛传的刻板印象中。在与丁关根打交道中,却有三件事给我留下好印象。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程胜涛

拉远时空的距离,看人看事也才容易看得清全貌与真相

《炎黄春秋》2014年第2期发表的《复杂多面的胡乔木——同李锐谈话录》,比较客观地评价了一位已逝的有争议的名人。

李锐与胡乔木交往半个世纪,对胡乔木有不少意见。尽管如此,李锐没有“非白即黑”地刻板化。1981年,胡乔木写信给李锐,要他写《庐山会议实录》这本书。李锐说:“在这件事情上,我很感谢胡乔木,没有他的大力支持,这本书是很难写成和得到出版的。”

我联想到党内另外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丁关根,他与胡乔木有类似的经历。他们都先后在中宣部的领导岗位上干过,最终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成为中共掌控意识形态的最高官员。

我长期在媒体圈,经常听到关于部长们的话题,也包括丁关根的闲话。毋须讳言,管理部门与媒体长期形成的博弈关系是很微妙的。如果没有亲身与他们打过交道,也许就会局限在盛传的刻板印象中。在与丁关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4-03-15

你能当上院长是有理由的。

lwtz
回复

lwtz

2014-03-14

最僵硬的主管意识形态的最高官员,迫于民意分崩离析的形势,不得不做一点很有限的放松动作,这就很难得了?这个值得正面记述呢还是不值得,你是一份报纸的头头,你有你的考虑,啊,不说你了

回复

2014-03-14

回复

2014-03-14

老范能够大体平安行走江湖这么多年,真的是有很好的品质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