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笔记里的广东“老举”
从乾隆年间到民国的广州,妓业久盛不衰,长期形成江上、岸上两个世界,江上是“烟花世界”,岸上是常人世界;妓女们以“埋街”“上岸”作为“从良”的代词。而其中又不知演绎了多少人间悲欢。
责任编辑:刘小磊
广州方言称妓女为“老举”,这在清人笔记中颇引以为异。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广东称妓为老举,人不知其义,问土人亦无知者。偶阅唐人《北里志》,方知唐人以老妓为都知(编者注:音兜知,旧时妓院中的班头),分管诸姬。(中略)有郑举举(编者注:郑举举,唐长安名妓)者,为都知,状元孙偓颇惑之。卢嗣业赠诗云:‘未识都知面,先输剧罚钱。’广东有老举之名,殆以此始。”但袁枚考据未周,仅凭孤证,不足取信。孙橒在《馀墨偶谈》说:“举与妓粤音相近,老举即老妓之讹。”以音求训,近而未是。其实“妓”“举”为一音之转。在中古音中(据《广韵》),妓读“渠绮切、上声”与“举”甚为相近,粤方言称“妓”为“举”,可认为是古音孑遗。在今天的闽南语中,举、妓二字仍然音韵全同。都读ki。“老”则是类名的前缀词,故称土匪为“老攫”、称洋人为“老番”。
明清外省文人入粤,多感“如游化外”之奇,笔之于书者颇不少,其中对广东娼妓有所描述,则以乾隆以后笔记居多。这当然不是说,在广东,这一被恩格斯称为“最古老的行业”始于乾隆年间,而是说此业以乾隆以后为最盛,并以乾隆后渐渐形成区别于京师,也区别于秦淮画舫的又一种“水上营业”特色。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七》中说:“广州濠水,自东西水关而入,逶迤城南,迳归德门外。北城旧有平康十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