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同这座城市吗

当城市的文化传统融入到建筑景观、公共空间中,那些承载了历史与文明的建筑形式、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才能唤起居民的记忆,引起他们的共鸣,产生文化认同感。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我有两位同学,分别来自湖北仙桃、潜江。我说:去湖北到你们家乡玩吧!他们很不以为然:我家没什么好玩的,去武汉吧。而德国同学说起自家在哪里,自家的历史是什么,常常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充满自豪劲儿。

居民对城市的主观感知,往往跟城市的建筑景观,尤其是有一定历史的建筑景观有关。例如,卡塞尔一个小电影院就要拆了,人们闻讯前来,自发摄录下人们与该电影院的美好回忆(如儿时和父亲看电影、年轻时和妻子约会),并建立网页呼吁取消项目,电影院最终在新建筑中得以部分保留,要知道“传统和遗产,并不意味着保护灰烬,而是要使文明之火长燃”(印度谚语)。反观国内此起彼伏的大拆大建,导致认同感载体都已不在,其缺失不可避免。

当城市的文化传统融入到建筑景观、公共空间中,那些承载了历史与文明的建筑形式、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才能唤起居民的记忆,引起他们的共鸣,产生文化认同感。规划部门不妨问计于民,从街区孩子们在游乐场想要秋千还是沙坑,到商业街改造时各店铺喜欢什么样的地面铺装和店面风格……我想,这样一来,居民对城市认同感一定会大大增强。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4-04-27

大陆的许多城市已经丧失了个性,千城一个样。有许多城市还带有明显的后殖民色彩。

回复

2014-04-06

我不喜欢武汉,我喜欢国外,国外的空气好福利好连吃的东西都比国内的要过关,不是吗

回复

2014-03-25

每个城市城市、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历史 我们对于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了解太少了

回复

2014-03-16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情况,当我跟同学说我去找你玩吧,他们设定的玩的地方肯定是他那个省的旅游区而不是家乡,不同于“认同”,意识里“家乡”就是省,而那些旅游区可能就是自豪感所在。但对家乡的认同绝不仅仅是自豪感,我觉得家乡的那条道路坑坑洼洼的不很好看,但那就是我家乡的标志,我认同。

回复

2014-03-15

认同

回复

2014-03-14

是市委书记的城市,跟你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