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军事交流破冰 艰难共建互信机制
过去几十年中,是日本的军费开支多,还是中国的多?军队需要守卫的国土,是中国的大,还是日本的大?军队应该保卫的人口是中国多,还是日本多?
时隔9年半,中国国防部部长再访日本。曹刚川在8月29日迈出的这一步,是通向中日军队“互信”的一大步。基于两国间军事交流甚少,构建双方军事互信之路,可能漫漫其修远
8月30日,日本东京,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中)上将在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左)的陪同下,
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介绍中方访问团成员。 CFP/图
日本对中国的“不信”
东京工学院,一位学生向西圆寺一晃教授提问:“《产经新闻》反复报道说,中国军费连续19年以两位数的幅度增加、军费开支不透明。老师如何看这个问题?”
西圆寺说,“作为学者,我只希望国家保有最低限度的防御力量。”关于中国军费,西圆寺教授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过去几十年中,是日本的军费开支多,还是中国的多?军队需要守卫的国土,是中国的大,还是日本的大?军队应该保卫的人口是中国多,还是日本多?”
据日本2007年出版的军事白皮书——《日本的防卫》公布的数据,日本2006年的军费开支为48,139亿日元,中国为2,807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约合39,300亿日元),只相当于日本的4 / 5。而中国的国土是日本的26倍,人口为10倍。
“开句玩笑说,中国要达到日本现在的军事水平,军费要是现在日本军费的26倍,保卫国民安全,也应有10倍于日本的军费开支。” 一位日本民间团体成员这样对笔者表达他的看法,“等中国军费超过了这个倍数,再谈中国军事威胁也不晚。”
但大部分的媒体、学者、政治家并不是像西圆寺教授和那位日本民间团体的朋友那样看问题。这些年,他们喜欢谈中国军费“透明”问题,军费“透明”问题,是他们拿来表现对中国不信的常用词。
而在中国,谈到日本军费开支之高、武器之先进、美日军事同盟的攻击性、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暧昧时,也往往让普通中国人满腹疑虑。战后六十余年,尽管有媒体鼓吹日本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对立,公开为侵略战争翻案,但和平理念已渗入日本民心,日本战后并未在国外动过一刀一枪,日本已经不可能再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我们在对日本的军事意图的“不透明”表示怀疑时,应该确信无疑的一点是,日本国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互间缺少信任,这是中日两国军事交流中的最大障碍。曹刚川部长访日所拆除的,正是这种不信任。
然而,到真正地走向相互信任,这在中日之间、普通市民之间似乎还有不少距离。缩短军事上的距离,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建交35年 交流最少的就是军队
就在曹刚川访日前,在围绕中日关系的一个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感慨说:“从1972年至今,中日经济交流从几亿美元发展到超过2000亿美元,人员往来也从每年只有几千人发展到约500万人。但军事交流几乎没进展。”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35年,两国民众都非常关心彼此的国防,但所缺少的也正是这方面的交流。
金熙德教授在日本看到了一个奇怪现象。在日本军事方面的教育研究机关,凡是有留学生前来学习或进修,该机关就会挂出一面留学生所在国的国旗。1998年,金教授去该机关访问,在数十面国旗中未找到中国五星红旗,到了2000年再去访问时才找到了。“中国军事方面的留学生去日本的只有一名,迄今为止只有一名。”金教授说。与没有交流相比,去了一名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和经济及人员的交流相比,与两国的军队规模相比,仅仅一名中国军队赴日留学生,这个数目少之又少。
在同一个论坛上,原日本防卫大学校长西原正说:“我担任防卫大学校长的时候,学校里有六十多名亚洲学生。”但在是否把防卫大学的学生派到中国来学习,西原有些犹豫,“我感到担忧的是,政治与军事交流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循环。”中日之间,西原正所期待的日常军事交流非常少,即使有交流,也会各自怀有半信半疑,远未到坦诚的地步。
好在中日两国军队在中高层的交流并未中断。日本防卫省新闻局局长上泷守对笔者介绍:“2003年,日本防卫厅石破长官访问了中国,与中国曹刚川国防部长进行了会谈。2004年,中国的熊光楷副总参谋长访问了日本,2005年则有防卫厅守屋事务次官(日本国防方面仅次于大臣的最高文职官员)访华。两国防卫方面的负责人增进相互理解,增进信赖,进一步增进日中防卫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相比军方中高层的交流,两国军队间的交流明显少一些。两国军舰互访早在2000年就决定下来,到了此次曹刚川访日才最终定下了互访日期,先是今年中国军舰访问日本,明年则是日本军舰回访。“中国人民是不是能接受日本海军呢?对日本海军挂的旗帜,中国人是有反感的。”金熙德教授直言不讳地说。
也正是因为缺少军队间的直接交流,感情才停滞在62年前的阶段。那时,挂着同样军旗的日本军舰,是凶狠无情的侵略者。中国普通百姓中,还有很多人曾亲眼目睹那面军旗下的日本军队,在中国杀人放火;不从军队间一次次的交流做起,就更难以超越憎恨。
两种不透明:军费开支的不透明与对台态度的不透明
笔者拜访日本民主党副党首冈田克也时,也听到了关于中国军费开支不透明的讲法。翻开日本报章,提到中国军费问题,常在前面加上“不透明”这个定语——不透明成了日本论述中国军事问题时必用的词汇。
对这些,金熙德教授的看法是:“我们要力所能及地提高我们国防的透明度。但最近几年,中日之间的关系是不互信,没有互信,中日在安全方面怎么能够提高透明度?”
在很多学者看来,中日军队为争夺领土领海而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大,惟一引发冲突的可能在台湾。一旦大陆不得不采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日美军事同盟是否会为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对台独明确宣布了不支持的态度,反而是日本的态度暧昧。日本对台持什么态度,或者说日本是不是在暗地支持煽动台湾独立,这是中国民众关心的问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研究室主任李秀石对笔者说:“日美同盟在2005年把台海问题作为13个共同战略目标之一,现在虽然把它删掉了,但在其他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明确表态说,日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干预台海地区冲突,不干预中国内政问题。这一点是日本军事战略不透明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之间的战略互信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在日本,能感受到日本对台湾的“同情”,甚至在国际组织中尽可能把台湾当成独立国家的思潮非常流行,《产经新闻》把台湾描绘成亲日桃花源,要将其培养成牵制中国的一大要素。
这样一来,日本不断地谈中国军费的不透明,中国抹不掉对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疑心。有这两种“不透明”的存在,在军事上进行交流就特别的困难。
军事“互信”如何建立
尽可能让中日军事方面的“不透明”向“透明”转换,在技术上增加透明度是可能的,但国际环境在变化,中日之间增加了透明度,也难以克服意识形态上的新的障碍,“互信”的建立依旧十分困难。
安倍晋三首相前不久访问印度,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建立“自由与繁荣之弧”。李秀石主任说:“安倍把中国当成了提防和防范扼制的对象。”如果日本国家把搞意识形态对立当成了外交国防政策的中心,中日之间就没有军事互信可谈。
日本防卫省新闻局局长上泷守对笔者说:“日本军人有思想的自由,但军人首先是国家公务员,按国家法律办事,不可能受某种特定思想的影响。”但日本不乏舆论为侵略战争叫好的舆论,日本国家的军事意图是什么,这很难让中国民众看清楚。
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执行理事彭宏伟介绍,他过去和日本人交谈时,总有日本朋友谈到“日中不再战”,但是,“不知道为何,最近几年为什么不提这个口号了。”
日本对中国军费增加、战斗能力提高的担心,并不容易抹消。用中谷议员的话来说,2007年的中国军费预算超过了日本,这已经让日本感受到非常的不安了。如果有一天中国的战机或者是军舰能力也超过了日本,那时日本对中国的不信将更有增加。
在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杨毅少将看来,目前中日两国关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易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其中就包括两国间的军事关系问题。军事关系是国家间关系中最敏感的领域,它可以成为影响双边关系最大的障碍,也可以成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杨毅认为,中日两国目前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战略互信缺失比较严重,这不但制约着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深入发展,还会引发两国之间的战略猜疑、误判,甚至导致危机和冲突。
在缺乏互信的时候,越发地需要从基层的交流做起。曹刚川国防部长与日本防卫省高村正彦大臣决定在今年11月或12月派遣中国军舰访问日本,日本军舰在明年回访,中日国防机构之间架设热线,是互信的基础的铺垫。双方提高透明度,减少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互信机制的建立就有了很大的可能。
■新闻链接
中日两国防务部门8月30日联合新闻公报部分内容:
曹刚川副主席邀请高村正彦防卫大臣于2008年双方方便的时候访华。双方一致同意,早日实现日本自卫队联合参谋长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互访。
日方邀请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于2007年访日。中方表示将于11月或12月访日,并邀请日本军舰在造访后适当的时候访问中国。
继续开展两国防务部门间的防卫安全磋商。双方一致同意尽早在北京举行下一轮磋商。
为建立中日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防止发生海上不测事态,维护东海的和平,双方一致同意,尽早就此进行专家组磋商。
开展双方防务部门在军兵种、军事医学、军事学术、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
加强人员培训合作,扩大包括青年军官在内的人员交流。
中方邀请日方于2007年9月派员赴华观摩“勇士-2007”步兵师进攻战斗实兵实弹演习。
逐步探讨在抵御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