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夫子”和他的姨

母亲说:“小吴出身名门,他父亲在解放前曾是上海市市长。他母亲姓杨,家中四姊妹个个出类拔萃,大姊是天主教嬷嬷,懂几国外文,他母亲是老二,老三杨绛是钱锺书夫人,最小的杨必是复旦外语系教授,尚未结婚。”

责任编辑:刘小磊

杨必遗照。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有一天我跟母亲去探望金公公(金兆梓,他是上海文史馆馆长)。他向我们介绍:“这是小吴,吴肇华,我的秘书。”这位年青人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颜面白皙,戴了一副金丝边眼镜向我们傻笑,很有趣。金公公和母亲讲话,他一直伫立在侧,母亲讲:“你坐啊!”他才坐在一旁。

回家后,我问母亲:“小吴是金公公的秘书?”“不太像,是吗?小吴出身名门,他父亲在解放前曾是上海市市长。他母亲姓杨,家中四姊妹个个出类拔萃,大姊是天主教嬷嬷,懂几国外文,他母亲是老二,老三杨绛是钱锺书夫人,最小的杨必是复旦外语系教授,尚未结婚。追求她的人都是知名人士、社会贤达。小吴以前跟金公公学古文,他也很喜欢小吴,谅来金公公帮小吴忙,你看小吴这种样子,能去下乡插队落户吗?所以金公公‘雇’他作秘书。小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古文大概也很好吧。”母亲向我介绍了他的家庭背景。

小吴和弟弟也是在金公公处认识的。有时他亦来我家,有一天我回去,弟弟告诉我:“小吴刚来过。”“哦”,我说,“你们讲些什么?”“他是来找你的。”“找我干嘛?”“我不奇怪,你倒奇怪?你去问他!”小弟神秘兮兮地讲。

我在吕贞白老师处也遇到过小吴,因为金公公、汪公公(汪旭初)、吕老师都是属于同一文化领域的名人,而且比较接近。吕老师给小吴的评价是边摇头边笑:“小吴,迂啊,迂啊!”师母对我说:“你老师喜欢像你这样的聪明学生,小吴比较老实,老师觉得他不够灵活,称他‘迂’。”后来我和小弟背后又称小吴为“迂夫子”,当时我在吕老师处学书法、诗词和命理。他大概听到老师对我的称赞,所以有时会对人将我吹嘘一番,甚至说浙大姜亮夫(中文系教授)要邀我去杭州聚谈云云。

虽然我总觉得他是小弟的朋友,不过我们似乎也熟不拘礼。有时他总是局促不安,搓着双手,还偶尔发出神经质的傻笑,我会对他说:“老兄,又怎么了?挺可怕的,一点风度也没有。”他也不生气。小弟说:“你以为他傻?他才不傻哩。你傻了,他也不傻。”“我并不认为他傻,只是觉得有时他的举止不太有绅士风度。”我争辩说。“或许他见了你‘害怕’!”“瞎扯,他讲的?”“不,我讲的。”小弟似乎知道些什么,但我并不想知道。

1963年,有一次在金公公处遇小吴,他与我大谈“净土案”,又很迂腐地说他很佩服我,觉得我“很伟大,有大智慧”。他劝我对挫折不要在意云云。又引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我问他如何排遣愁绪,他说过去和未来都是美好的,而任何书无论哲学、文学、戏剧、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