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概念厂的先锋实验

6名专家试图创造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概念厂。在目前中国污水处理厂被诟病为“过水厂”、“晒太阳工程”,屡次在环保部通报中进入排污黑名单的背景下,这听起来更像是象牙塔专家的乌托邦实验。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彭扬刚 唐悦

数据来自《“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何籽 曾子颖/图)

6名专家试图创造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概念厂。然而,这一行业尚处在无钱建、难达标的阶段,概念厂是否真能引领方向,抑或只是一场纸上乌托邦?

2014年情人节,6位环保专家坐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一个会议室里,面对众多媒体,宣布了他们一个共同的“新情人”:污水处理概念厂。

“这不是冲动,是热情。”5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6人小组的蓝图是:在未来5年内,建成一座(批)集中全球最先进环保技术和理念的污水处理厂,定位于“面向2030-2040年”,成为国际水处理界的标杆。

在目前中国污水处理厂被诟病为“过水厂”、“晒太阳工程”,屡次在环保部通报中进入排污黑名单的背景下,这听起来更像是象牙塔专家的乌托邦实验。

而现在,他们手里除了一份6页A4纸的阐述文章之外,还什么都没有。

“如何知道你们不是在闹着玩儿的?”有人问。

曲久辉说,答案就是这6个人。“这6个人是火花,希望整个产业能像二踢脚,我们一点,就‘啪’的一声炸响了”。

自信来自6个人的履历。除了院士曲久辉之外,其他5个发起人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俞汉青。他们分别在相关环境专业领域有深入研究。

“我们代表了一个学派,我们坚持我们的主张,就是重新定义污水处理厂。”曲久辉说。

“短视、粗放、混乱、劣质”

自1984年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天津建成以来,中国在30年间建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4-03-14

仅仅是炒概念,关键是制定政策标准都是一刀切,没有站在系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回复

2014-02-24

这种概念工厂,在日本比比皆是,包括节能和土地利用。我去过的日本最大的湖南中部污水处理厂。创造能源方面的措施包括通过硝化气体发电、利用污泥焚烧热发电、利用下水热发电;硬件方面则导入高效设备(变压器、电机)、导入功率因素自动控制装置等等。

村上漆树
回复

村上漆树

2014-02-21

不能总是盲目建设城市,盲目的规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以人为本才是建设的根本和前提。

panrenzaishu
回复

panrenzaishu

2014-02-21

这里面的技术派占多数,曲久辉做有机物的迁移和代谢比较出名,中科大的俞汉青做的是污水处理技术偏向生物处理,清华的王凯军从事厌氧方面的研究应该至少20年了。其他三位不是很熟悉。不过学术文章归学术文章,转化为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但也有点感觉是拉帮结派大组合牌的感觉,因为还有几个大头没有列入。但列入的几位都已经很厉害了。

回复

2014-02-21

说到底,还是缺少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人。

回复

2014-02-21

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必然会要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跟得上。建设不是难事,怎样去运营、如何保证运营效果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要让耗费大量财力物力的民生工程真的成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