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防务年鉴】东海防空识别区,“被逼到墙角的反击”
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一道时间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中日围绕钓鱼岛等海洋权益的争端,只是中国“保钓船”、海监船同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对峙。自此,中美日三国的海空军事力量直接面对面。孰强孰弱?中日大博弈再也无法回避,而现代战争的较量,集中体现在快速反应和情报方面。
责任编辑:姚忆江 史哲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正式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时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中日海洋争端的焦点“钓鱼岛”,恰好也被包括在重叠的识别区内,冲突无可回避地重返中日博弈。
这场有关国家安全、尊严与礼节的争端,却没有波及东海防空识别区涵盖55条国际航线,包括日本的航班在内,数百架飞机每天依旧在19个国家的机场起起落落。
但中美日三国间军事角逐的步伐却在加快。
空中“探戈”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正式宣布划设防空识别区的当天,中国空军派出军机进行首次空中巡逻。当天上午9时许,中国海军东海舰队所属的数十架“歼-10”战机陆续升空,中央电视台报道透露,“进行了一次大强度的空战对抗训练。”2006年服役的“歼-10”是中国空军、海军的主力机型。
中国军机的出现,让日本方面如临大敌:在日本本土以及周边岛屿上,其地面雷达及早期预警机进行了24小时监视;当中国侦察机出现在钓鱼岛以北约40公里时,航空自卫队派出战斗机紧急升空。
不久,这场空中“探戈”又有新舞伴加入。
2013年11月26日,美军两架“B52战略轰炸机”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直扑已被中国划入防空识别区的钓鱼岛上空。北京大学朱锋教授认为,“这是自1996年台湾海峡危机以来,再度呈现出中美有可能出现直接军事对峙的巨大风险。”
在美军的荫蔽下,日本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的飞机随之也奔赴中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