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推动中国转型 对话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何梦笔教授

东亚的经济发展,曾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裙带资本主义”,如何定位国家在自由市场竞争中的角色?如何审视中国的“关系网络”在转型中的作用,不仅避免其负面效应,且借助和提升传统,建立一个强大而符合法治规则的社会网络,以促进中国的转型?法兰克福财经与管理学院何梦笔教授分享了他的看法。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柴向南

(向春/图)

建立强大的社会网络,增强非正式的社会资本,必能极大增强社会的行动能力,对改革正式制度,促进政府的法治转型非常重要。

Herrmann Pillath,德国人,中文名何梦笔。古汉语硕士,经济学博士,法兰克福财经与管理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演化经济学、制度与治理、多元文化比较等方面,对中国、俄罗斯的转型研究有独到的观察和心得。

2014年1月16日在君泽君律所举办的演讲活动前,中国社科院的冯兴元研究员简要介绍他这位德国导师:“他是弗莱堡学派第四代传人”。二战后,德国经济快速复苏,弗莱堡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他们提出一条介于社会主义经济与自由放任的经济体制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道路。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时,何梦笔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理解“关系”,提出中国并非很多学者所认为的集体主义社会,儒家教义里有一种“比西方更加激进的个人主义”。

东亚的经济发展,曾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裙带资本主义”,如何定位国家在自由市场竞争中的角色?如何审视中国的“关系网络”在转型中的作用,不仅避免其负面效应,且借助和提升传统,建立一个强大而符合法治规则的社会网络,以促进中国的转型?何梦笔教授分享了他的看法。

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关系”

戴志勇:在谈论经济社会发展时,人们通常会提及物质资本、土地资本、人力资本,但对社会资本似乎关注不多。怎么理解社会资本?

何梦笔:社会资本有两类:个人的,或集体的。总体上,是指一个人能利用的所有社会网络、关系和机会。芝加哥大学有两个学者,一个叫Ronald Burt,强调个人的社会资本,一个叫James Coleman,强调集体的社会资本。

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绑定,强化现有的网络纽带;一种是搭桥,搭建新的社会联结。绑定和搭桥可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两者都需要,但有时两者之间也要权衡取舍。绑定是强化和利用现有信任和合作关系,但可能导致“低水平制度陷阱”,缺乏开放性,也许陷入封闭不利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我有个博士生,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有个研究项目,调查纽约调动一些社区居民的社会资本进行参与式预算的情况。居民们要去争取政府的一笔预算,来制定参与式规划,改善社区生活条件。有些黑人社区,主要是绑定现有网络联系,没有去搭建新的网络联系,只是利用现有群体的内部资源,不能引入和利用新的程序、新的机会去获得预算资源。社区里的贫困者没参与其中,没得到利用预算的机会。有的社区,吸引大家参与,积极搭建和创造新的网络关系,利用新的预算资源和机会,达到了项目目标,社区居民都从中受益。

戴志勇:这个例子可以显示社会网络的重要性,但这跟文化有什么关系?除了鲁滨逊,谁没有人际网络?

何梦笔:但中国有独特的社会网络结构,跟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关系。文化的含义广泛,包含某个群体对生活的共享看法,相近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共有的道德和宗教观念等等。中国人的观念、信仰和社会结构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我曾在一个讲座中谈到:经济学中对文化的讨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经济学家总把目光集中在《国富论》上,但从《道德情操论》中可以看到,道德情操和正式制度的共生演化过程是构建自由社会和自由经济不可或缺的。我们分析人性的原因正是由于人的多维度性质,体现为激情和道德情操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而道德和正式制度的共生演化过程是经济秩序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已经遗忘了斯密一半的思想,忽略了他所讲的道德情操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遗漏了对社会资本的讨论。

戴志勇:传统中国人是比较讲“五伦”: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这五种关系,都有自己的价值内核。比如父慈子孝、夫义妇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君仁臣忠。原来意义上的“君臣”已经改变了,其他这几伦跟现代的经济社会的运转是什么关系?你曾谈到,经济增长反而可能带来社会资本的减少。在写给冯兴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14-02-10

一句社会资本,负荷太重了;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回复

2014-02-10

所谓的上层阶级都是渣滓包括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思想文化唯利自私腐败,导致中国成了官僚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是公正第一,和谐第一,而不是什么让他们及他们的后代富裕,大忽悠!!!!可恨!!!!

回复

2014-02-09

从客观的角度看,所谓的“社会资本”,其负外部性太大,运行成本也太大了。从负外部性的角度看,其一,“社会资本”缩小了竞争者数量,削弱了竞争,将使市场均衡远离帕累托最优;其二,为了维持和获得“社会资本”,难免衍生竞争性行贿受贿,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其三,“社会资本”的门槛,将让大多人失去实现理想的希望,有碍社会团结。从运行成本的角度看,如果拥有“社会资本”才能参与竞争,那个体或集体都将在技术、管理、营销等创新外耗费数量巨大的“社会成本”以维持或增加“社会资本”,严重降低了经济发展效率。鄙人看来,“社会资本”还是封建社会的残余,是不适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适应国际竞争,“社会资本”的角色将逐渐淡去或者能利用“社会资本”的群体将大大减少。

874591665
回复

874591665

2014-02-09

“中国看上去很集体主义,实际上很个人主义。”;“没参与能力和机会,就可能成为社会福利的接受者。”;“古时候是讲每个人都有土地,现在是讲每个人都要有人力资本。”

回复

2014-02-08

从现实看,韩国、台湾的转型都是比较成功的。它们即为“河中的石头”不知为何没有摸到?

回复

2014-02-07

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传统文化,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一个国外的研究者研究从一个方面肯定和寄望于这种关系网络,国内思想进步人士喊改革,打破什么什么也是这个关系网络和这种传统的文化,层一度认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我笑了

回复

2014-02-07

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传统文化,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一个国外的研究者研究从一个方面肯定和寄望于这种关系网络,国内思想进步人士喊改革,打破什么什么也是这个关系网络和这种传统的文化,层一度认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