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文化斗争
美国离德国非常远。它不一定承认我们的文化,基本上是在跟我们进行一种文化斗争,想勉强我们接受他们的“American Way of Life”(美国生活方式)。但是我们讨厌它。我们老批判美国。这已经有50年的历史。在中国我还是要发现,连中国诗人也搞不清楚美国与欧洲的区别,这让我不知所措。
责任编辑:朱又可
北京的诗人西川有一次告诉我,几年前他在美国逛过一个书店,发现书架上的中国诗歌选不包括1949年后的诗人。他对这个现象的反应很有意思,恐怕也有代表性,他说:“这就是西方。”不过,从欧洲来看这根本不是西方,这是美国。美国没有欧洲这类的翻译文化。如果当时西川从德国来看西方翻译问题,他就不会这么说。但他不会德语,而中国的日耳曼学界也很少介绍德语国家的当代文化。因为我们也不太喜欢吹牛自我宣传,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清楚我们做了什么。
汕大文学院2013年11月底开一个国际研讨会,谈谈文学特别是诗歌交流的情况。先是一个加拿大诗人介绍他为宣传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在中国,了解西方文化通常概括为"欧美"。这代表了西方文明。其实,真正文化之根在于从古希腊古希伯莱发源而来的欧洲。美国仅仅凭借三百年急功近利的移植,貌似强大,实际上如同树之年轮,定需一年一年一圈一圈地积淀。因此,无论外观如何,无论话语如何强势,真正的文化人还是会选择到欧洲浸泡一下,而不是选择商业的American way。也表示遗憾,中国最好翻译家一代已经过去了,新的尚未成林。遗憾语言,否则也希望能将一些好的德语诗作翻译进入中文。不知此生能否有这样的机会或能力了。翻译家的作用真是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