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文化清单】2013文学观察这是一个文学碎片化的时代
2013年是中国文学的裂变之年。在文学创作领域,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两分天下,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演变,韩少功、马原、苏童、余华、王安忆、阎连科等作家,在2013年捧出了自己的长篇小说作品。
责任编辑:朱又可
2013年是中国文学的裂变之年。在文学创作领域,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两分天下,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演变,韩少功、马原、苏童、余华、王安忆、阎连科等作家,在2013年捧出了自己的长篇小说作品。
在发表和出版领域,纸质、实体出版物的市场份额变小,图书销售量减少,文学刊物生存陷入困境,读者进一步流失;网络以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为载体的市场,读者份额独大,逐渐显露出霸主相来。
“现在就开始回忆”
黄永玉把80万字的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部《朱雀城》当成自己90岁的生日礼物。
《朱雀城》是以黄永玉小时候经历的人和事为原型创作的,描写了黄永玉在湖南凤凰的童年生活和故乡风貌。小说最早发表于十几年前的《芙蓉》杂志,写到二十多万字,黄永玉搁笔。后来经作家李辉不断督促,黄永玉重新提笔,2009年在《收获》开始连载,续写了近五十万字。
评论家张新颖看了三遍《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一位老人写童年,是‘明白’写‘童蒙’,‘懂’写‘不懂’,二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奇妙的关系。它展现的世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童年世界,同时还是一个历经千难万险的生命回首来路重新看待的世界。”
作家王安忆反对部分作家对《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缓慢”和缺乏故事与可读性的指责。“现在有些读者看惯了电影电视剧,喜欢故事,喜欢悬念,自然不会喜欢这样慢悠悠的作品。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这部作品因为不像虚构,作品写得很朴素,意境非常好,特别好看,这或许和黄永玉的画家身份有关。”
《收获》杂志把《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称为“自传体长篇小说”。杂志责任编辑王继军说,按照黄永玉的规划,《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共分为三部,第一部《朱雀城》的内容年代设定在1926年到1937年之间;第二部内容时间设定在“抗战八年”间;第三部的内容则是1949年后的事情。
“我会争取活到把自传写完。一个老头,到了90岁,脸上、全身都是青苔时才出这本书,又是喜剧又是悲剧。”目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