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文化清单】2013文学观察这是一个文学碎片化的时代

2013年是中国文学的裂变之年。在文学创作领域,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两分天下,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演变,韩少功、马原、苏童、余华、王安忆、阎连科等作家,在2013年捧出了自己的长篇小说作品。

责任编辑:朱又可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2013年是中国文学的裂变之年。在文学创作领域,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两分天下,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演变,韩少功、马原、苏童、余华、王安忆、阎连科等作家,在2013年捧出了自己的长篇小说作品。

在发表和出版领域,纸质、实体出版物的市场份额变小,图书销售量减少,文学刊物生存陷入困境,读者进一步流失;网络以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为载体的市场,读者份额独大,逐渐显露出霸主相来。

“现在就开始回忆”

黄永玉把80万字的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部《朱雀城》当成自己90岁的生日礼物。

《朱雀城》是以黄永玉小时候经历的人和事为原型创作的,描写了黄永玉在湖南凤凰的童年生活和故乡风貌。小说最早发表于十几年前的《芙蓉》杂志,写到二十多万字,黄永玉搁笔。后来经作家李辉不断督促,黄永玉重新提笔,2009年在《收获》开始连载,续写了近五十万字。

评论家张新颖看了三遍《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一位老人写童年,是‘明白’写‘童蒙’,‘懂’写‘不懂’,二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奇妙的关系。它展现的世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童年世界,同时还是一个历经千难万险的生命回首来路重新看待的世界。”

作家王安忆反对部分作家对《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缓慢”和缺乏故事与可读性的指责。“现在有些读者看惯了电影电视剧,喜欢故事,喜欢悬念,自然不会喜欢这样慢悠悠的作品。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这部作品因为不像虚构,作品写得很朴素,意境非常好,特别好看,这或许和黄永玉的画家身份有关。”

《收获》杂志把《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称为“自传体长篇小说”。杂志责任编辑王继军说,按照黄永玉的规划,《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共分为三部,第一部《朱雀城》的内容年代设定在1926年到1937年之间;第二部内容时间设定在“抗战八年”间;第三部的内容则是1949年后的事情。

“我会争取活到把自传写完。一个老头,到了90岁,脸上、全身都是青苔时才出这本书,又是喜剧又是悲剧。”目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4-04-15

树高千尺离不了根,根植沃土健康成长。文化的传承,传播、创作、创新都离不开道德标准。都要尚道厚德。以弘扬真、善、美为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读者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分辨率、除去糟粕、吸取精华。

回复

2014-02-19

最后的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明显是不了解网络文学。文学界不得已的跟随是没有必要的,文学当然可以随时代转换其媒介,但精髓却不应变成读者主导的意淫狂欢。网络文学缺失的是在消费的快餐文化环境中不见了的那份批判的矜持与坚守,那份企图以文学改变世界的精神与勇气。

回复

2014-02-15

浮躁

回复

2014-02-15

浮躁

回复

2014-02-13

很深刻

回复

2014-02-11

这是个浮躁的社会

回复

2014-02-05

不说话。

回复

2014-02-02

可惜

for something
回复

for something

2014-01-27

文学碎片化

回复

2014-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