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潘”+“晓”

1980年,他们的一封信引起整整一代青年的思想共鸣

黄晓菊曾经是时代情绪的先知先觉者 图 姜晓明

 

  寒意潜入。星巴克的玻璃旋转门再一次被推动。
一位女士进入,张望片刻,迟缓地走到跟前,起初,脸上挂起应酬的笑容:“您是那位《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吧?我就是黄晓菊。”
口气如同电话里,“采访时间一个小时够了吧?”
尽管如此,应酬中也暗藏着她的精心:整齐打理的发型、两道描绘过重的眉、一抹浅浅的唇红,还有,她眼中的精气。
不远处,80后侍应生陌然看着。咖啡店里,青春洋溢与年过五旬,交相对映。
80后,又有多少人知道黄晓菊“红”在1980?
28年前,她也曾推动过一扇“门”——一代青年的思想闸门。
起因是1980年第5期《中国青年》杂志上,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这封信的主要执笔,便是黄晓菊。

“一个关于人生观讨论的选题”
  1980年第5期《中国青年》。封面上,湛蓝天空下,一枝白玉兰春意盎然,蜜蜂在花瓣上飞舞。干净、朴素,没有“导读”与“要目”。
“我敢断言,至今仍有上百万人珍藏这期杂志,‘潘晓来信’代表了他们的青春与共鸣。”《中国青年》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彭明榜笃定地说。
2000年,他参与编辑《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潘晓讨论’》一书,从而查阅了大量关于“潘晓来信”的讨论档案,采访了一个个当事者:
“组织讨论是《中国青年》抓重大思潮,让青年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时,青年中流行的口号是‘一切向钱看’,‘讲实惠’成为一种时尚。于是,它成为杂志的选题,交由编辑马丽珍主持。那时,领导干部特殊化正是群众议论的热点,‘讲实惠’搞不好就牵扯到这上面,比较敏感,不好收场。所以,她不想做。 她想到从群工部收集来的一摞信,多是青年人述说人生苦恼,看透社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