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去哪儿·北京】普天之下,难寻好空气? “大气记者”的自问自答
同事常叫我“最大气的记者”,亲友问我最多的话题仍然是“口罩、净化器有没有用”等根目录问题。最让我心酸和无奈的一个问题来自我五岁的小外甥,“阿姨,上海天天雾霾、重度污染。我咳嗽好难受,怎么办啊?你们北京怎么样呀?”
责任编辑:何海宁 曹海东 朱红军 助理编辑 袁端端 数据统计 汪韬
我不懂何为“总体改善”,何为“明显改善”。只听山东省环保厅厅长说过,2020年,失去良好空气质量的小康社会很让人遗憾。
同事常叫我“最大气的记者”,不敢当。但我想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同时也鼓励同事成为“最水的”、“最土的”和“最垃圾的”记者。
两年内,我写的空气污染相关稿件占工作量的40%。而公众显然还有太多未知,亲友问我最多的话题仍然是“口罩、净化器有没有用”、“什么时候可以天天蓝天白云”等根目录问题。最让我心酸和无奈的一个问题来自我五岁的小外甥。他用嫩嫩哑哑的声音问我:“阿姨,上海天天雾霾、重度污染。我咳嗽好难受,怎么办啊?你们北京怎么样呀?”
2013年年底,我留在了北京——这个大气污染的重灾区,这个大气治理的策源地。为回答小外甥,也为向“最大气的记者”更进一步,我梳理了已有的知识,尝试着自问自答,不求自圆其说,只为自娱自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