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注气候——中国气候及其文化影响(4)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古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剩余产品。随着商品流通、贸易往来和人际交往的需要,交通运输及其文化习俗随之应运而生。
“南船北马”、古驿道、风雨桥(交通文化)
在古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剩余产品。随着商品流通、贸易往来和人际交往的需要,交通运输及其文化习俗随之应运而生。有学者说,人们常常认为,一部中国建筑史、园林史,就是一部中华文化史。其实,一部交通史,何尝不是另一部中华文化史。
因为,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君不见,北人乘马,南人乘船;马帮穿行在云、贵、川的崇山峻岭之中,骆驼队跋涉在西北地区的干旱沙漠,牦牛队漫行在青藏高原之上;黄河上漂着羊皮筏,乌苏里江上行驶着桦皮船,……。可见,特定的地理环境自然诞生了完全不同的交通民俗及其文化史。
“南船北马”,陆也多“舟”——气候对交通的主要影响
在古代,可以说民间交通几乎完全取决于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南船北马”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我国南方地区由于雨量多(年雨量1200毫米左右以上)且雨季长,因而平原地区河网纵横、湖泊密布,水上交通极为便利,而且船还能载重。我的家乡在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地区,几乎家家都靠河而居,家家都有一个“水桥”(简易码头)。而我国北方年雨量少(800毫米左右以下),雨季短,因而河流稀少,“四野皆是路,放蹄尽通行”,交通自然以陆地上的马和车为主。这就是民谚“南船北马”、“北车南楫”产生的主要原因。
而且,从宋代开始,我国将指南针应用到船上,水运交通发展到远洋。明成祖朱棣甚至派郑和在1405年~1433年间七下西洋,到达了37个国家,足迹遍及南至爪哇、西到非洲东岸和阿拉伯半岛等广大地区。郑和船队规模极其庞大,仅大海船就有60余艘(最大的长44丈,宽18丈,可载千人),总人数达27000多人。正如郑和自己所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街衢”(福建长乐《南山天妃应灵之记》碑)。
可见,郑和船队航行的动力主要是靠“云帆高张”。因为古代远洋航海必须依靠风力。郑和从江苏浏河港出发,经南海、印度洋到北非东海岸,他整个航行的区域正好是地球上唯一的显著季风区,即东亚的西北太平洋季风区,和南亚、东非的北印度洋季风区。这片广大海区里冬半年吹东北季风,夏半年吹西南季风。因此郑和七次下西洋中,除了第一次大概缺乏经验外,其他六次基本上都是10月出发,7月、8月返回(每次平均2年时间)的。
不过,即使北方,古代交通工具和方式,各地也因自然条件不同而有很大不同。例如,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冰滑雪深,人畜行走困难,因而很早发展起了“爬犁”等交通工具。爬犁类似雪橇,形状有些像船,但底下是两根圆木或方木。上面再安装架子并铺木板,板上即可载人载物。爬犁最早用狗拉、驯鹿拉,后来发展到用马或牛拉。由于任何东西在冰雪上摩擦力都很小,因而被称“行走如飞”,“一日可行二百余里”。
爬犁现在还成了旅游资源。哈尔滨的冰雪节上,人们争坐松花江上的爬犁领略“冰城风光”。当然,现代爬犁也有很大改进,除材料改为钢铁外,还装有靠椅和皮暖棚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