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十大猜】“双规”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吗

5票会,3票不会。较权威答案:希望五年后不用“双规”。“双规”现阶段还利大于弊,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利渐少而弊渐多。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双规”是权力反腐的权宜之计,而非制度反腐的长久之策。在纪检体制改革还未取得实质进展,制度反腐还未实现时,“双规”还须坚持“四用”。

责任编辑:戴志勇 陈斌 蔡军剑 史哲 实习生 王颖 柴向南 张雨

编者按:为什么我们愿意猜,因为我们对国家满怀希望。2014年我们恢复十个问题,对于一个处在转型时代、充满复杂性的大国来说,找到十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实在是不难。

2014年的10位竞猜嘉宾是陈会文(青海称多县委常委)、李思磐(性别平等倡导者)、邵根松(杭州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张盈帆(上海长征医院医生)、白鋆平(中纪委公务员)、熊子昱(北大附中初一学生)、李泉佃(厦门日报总编辑)、郭兵(河南省委宣传部公务员)、李成义(甘肃天水农民工)、成锡锋(山西吕梁市副市长)。

7 “双规”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吗

YES

5票会,3票不会

白鋆平:不会吧。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越过这个历史时期。

李思磐:看起来是的。

张盈帆:会,人类定居火星之后。

陈会文: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李成义:也许文字上或口头上使用频率减少,换个葫芦继续装药。

郭兵:真成为历史名词,会有人怀念的。

熊子昱:不知道“双规”。

李泉佃:不可能。这个工具不能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14-02-06

取消双规可以理解为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司法不独立,一切都是扯淡。

回复

2014-01-26

所谓的上层阶级都是渣滓包括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思想文化唯利自私腐败,导致中国成了官僚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是公正第一,和谐第一,而不是什么让他们及他们的后代富裕,大忽悠!!!!可恨!!!!

回复

2014-01-26

所谓的上层阶级都是渣滓包括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思想文化唯利自私腐败,导致中国成了官僚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是公正第一,和谐第一,而不是什么让他们及他们的后代富裕,大忽悠!!!!可恨!!!!

回复

2014-01-13

希望今后取消双规,现在给人觉得他们还是特殊人群,有法院·检查院,为什么不好直接办。

回复

2014-01-09

总结我在地方纪委多年任案件检查室主任的办案体会:没有查不破的案件,只有下不了的决心。。。一语击中要害!

回复

2014-01-08

中国什么时候有制度办事

回复

2014-01-08

为作者的“坚持四用”叫好!

回复

2014-01-08

“双规”手段不能废除。

回复

2014-01-08

根处腐败必须法权至上。五十年代枪毙刘青山、张子善之后怎么多少年没有大贪。

回复

2014-01-07

腐败必亡

回复

2014-01-07

大加应该知道中国现行的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而我们目前国家的发展情况和体制间基本上是相适应的。目前体制优点是集体领导,群策群力的民主集中制度。所以发挥中央的权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全面发挥中央的权力作用就必需在中央和群众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渠道是关键的,因为中央本身获得腐败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中央必需分门别类的建立网络腐败信息收集平台。

回复

2014-01-07

“双规"行为的确缺少法理支撑。宪法规定充分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刑法、刑事诉讼法均未授予司法机关以外的任何组织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纪检监察机关在对其进行“双规”看护期间的人员非专业化,场所非专职化,过去已经出现过多起被双规者跳楼等自杀的情况。被双规者都是已经被发现或掌握了一定的犯罪线索,就应当由具有司法权力的反贪局直接介入,纪检部门配合其案件调查。

回复

2014-01-07

黑社会

回复

2014-01-06

明眼人

2014-01-02

肯定会……因为我们的法治不会永远借助党规的威权。

回复

2014-01-06

东莞交通局强行收取路桥费,焦点访谈播了也没用,希望习总关注一下,惩治恶人,还公平于人民。

回复

2014-01-06

依法治国是必然趋势,将来监察的权力可能会与党权并列,甚至拥有弹劾最高领导以下所有人的权力。

回复

2014-01-02

肯定会……因为我们的法治不会永远借助党规的威权。

回复

2014-01-02

肯定会……因为我们的法治不会永远借助党规的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