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史上最牛”项目多

逐渐为人所知的 “史上最牛幼儿园”只是冰山一角,山东广饶县还有更多“史上最牛”项目,县人民检察院新大楼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据称只有40名在编人员,县公安消防局、公路局、交通局、公安局、教育局、财政局……一座座崭新的政府大楼拔地而起

责任编辑:李海鹏

■逐渐为人所知的 “史上最牛幼儿园”只是冰山一角,山东广饶县还有更多“史上最牛”项目
■县人民检察院新大楼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据称只有40名在编人员
■只有二十多名事业编制的县房产局原有11层大楼,又新扩建1万多平方米
■广饶镇国土资源管理所,5层楼,40间办公室,7名工作人员
■县公安消防局、公路局、交通局、公安局、教育局、财政局……一座座崭新的政府大楼拔地而起
■市场、工业园、开发区,土地大量闲置
■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四大工程”子虚乌有


前勤村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回复

2009-12-31

第二件事是由民事纠纷而引发的血案!当事的主角和我同龄!他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可是凭着聪明好学,2003年就在公路(山东省广饶县境内的辛河路)边开了自己的维修店。在我上大学期间,他不但事业蒸蒸日上,而且还和一个教师结婚并很快有了自己的宝宝。可是不幸的是,由于一次生意的缘故,双方发生争执最后对簿公堂。后来法院判决他败诉,可是缺乏法律知识的他也没有上诉,直到人家找上门要赔偿的时候才如梦初醒。感觉受了侮辱的他和其他亲属就要上访。不巧的是,据说那天县里正好开会,守卫们以领导开会为由阻止上访。于是双方发生肢体冲突。不愧是上过大学的人,她姐姐事先带了数码相机想据此作为到省里上访或打官司的证据。孰料,这岂能逃过为虎作伥的爪牙的眼睛,结果不但数码相机被摔碎还被毒打一顿。读到这里,我想大家都会直到最后的结果了吧!最后结果是:他舅舅被打断肋骨,而嗅觉灵敏的县医院也“主动”将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交给了相距60多公里外的市医院!正常情况下,这件事大概就结束了,在当下全国一片和谐的阳光下,我们怎么能给政府抹黑?所以自己花钱付了医药费,但还保住了一条贱命!殊不知由于感觉自己儿子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他母亲无处诉说,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冻死在一条水沟里(说法不一,也有人怀疑是被人陷害,因为现场似乎有脚印。为追求严谨,在此谨慎对待)。政府的一个开会不但是一群上访群众受到一顿毒打,还害死(至少是间接)了一个年轻的母亲(年仅50多岁)!

回复

2009-12-31

对于这样的事,南方周末应该追踪报道!可以负责任的说,况基本属实!记者知不知道县政府强制征地2000亩耕地的事(有视频为证)?要知道这2000亩是基本农田,只有国务院才有资格审批!就在国务院力保18亿亩耕地的形势下发生这样的事,真不知他们的胆量从何而来,而这样的政府居然还自以为是,视生命如草芥,视民意如儿戏;这样的县还被评为百强县;这样的县还出了什么全国文明镇、全国百强镇!试问,如果地方政府都这样不珍惜土地,18亿亩红线怎能守住?难道这就是可持续发展?难道我们真要剥夺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权利吗? 还有发生在我们村的两件事: 一件是关于土地的问题!情况如下:一生产队的土地被村大队挪用多年后没有归还,且没有任何补偿。于是这一生产队的所有农户组织起来想讨回损失,为此还请了律师(要知道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民来说,凑点律师费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的第一步是到乡政府去反映情况,未果。后又到县里和村委对簿公堂。虽然胜诉,并且县政府也下了批文要求解决,文件一级一级下发到村委。但这又如何?要知道村委书记(于2008年因癌症去世)在丁庄镇当过镇长,据说还是市里的人大代表!后来上面经过向村委“了解情况”,认为村委的做法正确,这个生产队也就没有得到什么补偿,直到现在!

回复

2009-10-13

记者与网友,我都不知道该信谁了。-----武汉一大学生,南周的关注者

回复

2009-10-13

如果南方说是美国的小城镇,可能作假的概率很高,但是说的是中国的小县城,那可信度不会低的,这不是什么不讲客观事实,而是基于整个国家的制度缺陷和广泛存在的现象。

回复

2008-04-04

孟登科也到我们企业采访过,采访完了跟我们老总要2万元“润笔费”,此人也不是什么好鸟。

回复

2008-04-04

这样的政府官员就应该引咎辞职,老百姓的生活还一塌糊涂,而他们的办公楼却是那样的豪华。实在令人寒心,如果这就是共产党的官员的话,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回复

2008-04-04

广饶的枪手还真不少呢。。。 你们良心过得去吗?? 不怕出门被车撞死啊 鱼肉百姓的走狗

回复

2008-04-04

以政府的名义犯罪。

回复

2008-04-03

开发是否能随便大量征用基本农田?是否单方面却定价格,广饶开发区大量北扩占用基本农田,并单方定价,强征,大片麦田不许浇灌,谁能来管?南方周末报到属实,

回复

2008-04-03

刚才去百度广饶吧看了一下,一位吧友锲而不舍的将此文发往贴吧,当让也被吧主锲而不舍的全删除了!报道的内容是否属实广饶的父老乡亲最有发言权,不敢报道本就是心虚的表现!!!南方周末“以采访名义到广饶拉广告、搞经营、搞创收的行为;以宣传报道为名义收取版面费、搞有偿新闻”“以批评报道相要挟进行新闻敲诈,索要钱财,要不到就给人家发负面新闻”---这样“垃圾”的媒体都可以将不同的谩骂声音留在自己的网站上供人思考,那你广饶的一些人岂不连“垃圾”都不如!!! 哈哈  可笑可笑

回复

2008-04-03

不管子怎样,政府以欺骗的形式侵占农用地或逼迫个体户搬迁是要谴责的.

回复

2008-04-03

很荣幸也很高兴山东广饶人这次在孟记者的大手笔下出名了,不知道该说感谢还是反驳还是一笑付之。“冰山一角”也好,“史上最牛”也罢。记者确实暴露了广饶县上级部门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乃至弊端。但作为土生土长地广饶人,我想替家乡说几句,报道有不符之处,更有夸张的怀疑。一是文中所提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工程失败并不是县政府部门有意浪费之举,确实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之初经验不足导致的“败笔”。二是说这是个到处是工地的县城,试问,难道说在全国上下都在求发展、搞上进的过程中这有什么错?不要道听途说,也不要一叶障目,这种发展我想也是老百姓所希望的。三是所说的广饶人没有什么娱乐生活,笑言“看露天电视成为当地人唯一的消遣方式”,这太离谱了,不是有点离谱了。我想在上海这样所谓的国际性都市里看“露天电影”应该算是高级生活的消遣方式之一吧?况且事实也并不是这样。四是广饶县城的商业街已经搬入“新家”,记者看到的应该是老商业街。 作为《南方周末》这样的全国知名度较高的报纸刊物上,记者们本身在新闻的真实性、认真性、道德性和时效性上都应该做好表率,是规范本真的表率,而不是夸张或不符事实地报道。

回复

2008-04-03

呵呵 广饶县的反应还是很迅速地 这么快就出现写手了

回复

2008-04-03

这种事情可能在地方上并不鲜见。房产资金从一线城市已经到二线、三线城市流动了,一个国家贫困县,县城里的房产价格就要1200-1500元/平左右,商铺的价格更为离谱——虽然开了也是关。

回复

2008-04-03

楼下那几位听口吻都知道是马甲...欲盖弥彰

回复

2008-04-03

原来如此。

回复

2008-04-03

孟登科这个人也来过我们企业,跟我们老总要2万元“创收费”,遭到拒绝后过了不到一周就发了篇恶意诽谤我们企业的新闻,真想找黑社会废了他!

回复

2008-04-03

以批评报道相要挟进行新闻敲诈,索要钱财,要不到就给人家发负面新闻,南方周末的记者该好好严格管理了!!!

回复

2008-04-03

南方周末的记者以采访名义到广饶拉广告、搞经营、搞创收的行为;以宣传报道为名义收取版面费、搞有偿新闻。没想到被拒绝后就发这么无耻的新闻,真是个垃圾报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