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素质教育:名不正,言不顺,行不通
不要说“素质”,即便是“能力”,一半以上来自天赋。过于强调后天,有轻视主体间差异的危险倾向。事实上中国当代教育的问题不是消极,而是过分积极的教育观。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王颖
时下指示中国教育出路频次最高的词汇当推“素质教育”。笔者以为这词汇荒谬绝伦。我们对它的解析分为两步,先是语义,后是实践。
语义变化的轨迹
“素”字在《辞源》中可以找到五重意思:1.白色生绢;2.白色;3.空;4.朴素,纯洁;5.始,本。
“质”字在《词源》中有以下主要意思:1.抵押;2.留作保证的人;3.盟约;4.交易契卷;5.诚信,真实;6.本体;7.秉性;8.质朴。
《论语·雍也》篇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杨伯峻的译文是:“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宫崎市定对其中“史”的解释是:“在编写天子、诸侯的语录时,不能只抄录原话,而必须加以修饰。写这样文章的人就是‘史’。”(宫崎市定,1959)鉴此,“质”译作“本体、本色”可能好于“朴实”,即“本色多于文采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本体未免虚浮”。
“素质”一词在《词源》中的解释是:1.白色质地;2.犹本质。笔者以为,释为“本色质地”更恰当。本色与白色在生绢身上刚巧一致,但“素”的本意应该是“本色”,即未染色,而非白色;因为“素”表示的是染色前的状态。
《词源》给出了“素”与“质”的语义演变轨迹:从“本色生绢”延伸到“白”、“空”、“始、本”;从一个具体的“抵押物”延伸到“本体”、“秉性”。
“素质”一词在《辞海》(1979)中的定义是:
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
2003年出版的《心理学大辞典》对素质的解释是:
亦称“禀赋”、“天资”、“天赋”。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感觉器官、运动器官、身体的结构和机能特征等。研究认为,可能包括脑和感觉器官的微观结构,大脑皮层细胞群的配置、神经细胞层的结构、神经类型特征等。主要由遗传决定,亦受胎儿期母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关于其与能力的关系有两种假设:一是把素质与脑和感官的微观结构相联系,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