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梦特刊】曲格平:四十年环保“锥心之痛”

“中华环保第一人”曲格平时常记起周恩来总理当年的担忧——别让北京成为伦敦那样的“雾都”。四十年过去了,中国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当着北京市领导的面,曲格平毫不忌言批评,“主要责任还是你们地方政府,但是国家也有推托不掉的领导责任。”

责任编辑:顾策 曹海东 冯飞 肖华 袁端端 温翠玲 徐庭芳 王谦秋

编者按

曲格平时常记起周恩来总理当年的担忧——别让北京成为伦敦那样的“雾都”。四十年过去了,中国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当着北京市领导的面,曲格平毫不忌言批评,“主要责任还是你们地方政府,但是国家也有推托不掉的领导责任。”

曲格平承载着多项“第一”:中国第一位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第一任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

有意思的是,这位“中华环保第一人”的环保事业竟起源于一项临时性的分工。1969年,中国处于“文革”动荡之中,为考虑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和与各地的联系,中央成立了国务院计划起草小组这一临时机构,曲格平调至小组工作。因分管的燃料化学工业部由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合并而成,其与环境污染关系最大,他被要求注意“公害”问题。

曲格平的环保故事就此开始。1970年代,那是中国甚至世界环保故事的起点。

在曲格平眼中,当年环境治理梦想落空,环境恶化还愈演愈烈,这是第一代环保人的锥心之痛。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虽然动乱中的中国认为环境污染是西方世界的不治之症,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产生环境污染,但在周恩来总理推动下,中国仍派团参会,曲格平正是参会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14-04-01

曲格平时常记起周恩来总理当年的担忧——别让北京成为伦敦那样的“雾都”。

回复

2013-12-27

我家对面就是地方环保局,我外婆曾经拿着含有汞的电池去响应回收政策(当地报纸说不要随便丢弃含汞电池,应到环保部门回收)。结果人家工作人员说,没人管这个,你们自己处理吧....

回复

2013-12-26

陈梁方案弃之不用,吴良镛呼喊号召不听。现在雾都现象来的那么理所当然!

jimeier
回复

jimeier

2013-12-26

任何违背天理的举止或行为,必然受到老天的报复!

回复

2013-12-26

呵呵,环保问题显然不是有没有吸取西方教训的问题,而是权力无边,领导说假话惯了吧,想想李鹏上任时说的走持续可发展道路,不走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线污染后治理的路,20多年过去,谁这说假话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