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方防务论坛】不能轻易抛弃韬光养晦战略

当前,中国的外交和国防是否需要继续坚持韬光养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在韬光养晦的前提下,增加有所作为的比例,而有所作为的方向,未来主要在周边。南海舰队政治部原主任侯健少将则认为,韬光养晦不是一味的忍耐,什么都忍耐,忍耐到底,但不能轻易抛弃韬光养晦的战略。

责任编辑:姚忆江

金灿荣 (刘雨桦/图)

核心提示:2013年12月5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南方防务智库正式成立,首届南方防务论坛同期举行。兰州军区原司令员李乾元上将、广州军区原副政委刘新增中将、南海舰队政治部原主任侯健少将、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原副主任刘邦成少将、国防大学乔松楼教授等军内人士以及多位在国防建设、国际关系、公共外交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揭幕仪式并参加会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雨桦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14-04-05

邓公讲了一句韬光养晦,就被一些不思进取的人奉为圣旨。

回复

2014-01-21

粉饰,不耻

回复

2014-01-14

仁者慎者

回复

2013-12-28

古人说过,攻就是守,守就是攻。关健骨子里是个啥样滴人。如果是向上滴。他滴退也是为了进。而骨子里就是个怂包,进也是为了逃。说那么文人滴东西在战场上是用不上滴。战争时就两个选择,一个生一个死。别滴全扯蛋。

回复

2013-12-26

南方系?嘿嘿

回复

2013-12-26

要害的是,民族主义经常被政府或某些群体及个人煽动,用以作为内部政经谋利的捷径,实则误国于长久。

2013-12-26

韬光养晦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韬光,收敛锋芒,回避冲突。第二层是养晦,培养自己不足之处。目的是积蓄力量,所以重点是养晦!而是否韬光则要看时机。因此我认为韬光养晦的策略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是完全隐藏实力,避免冲突,提高自己的实力。以韬光为重点,用忍让换发展!第二阶段要以养晦为重点,看时机韬光。因为自己的实力达到一定成度,与外界的矛盾难以避免,这时我们应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因忍让影响我们的发展!显露自己部分实力,也是要与外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重点培养自己的短板,全面发展!最后是向大国的转变,找到我们在国际上应有位置,发挥大国的作用!现在我们的经济实力达到了大国的要求,但是军事实力、科技水平、文化政治理念等都还不能满足要求!所以我们现在应处于第二阶段,以养晦为重点,全面发展综合实力!

回复

2013-12-26

韬光养晦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韬光,收敛锋芒,回避冲突。第二层是养晦,培养自己不足之处。目的是积蓄力量,所以重点是养晦!而是否韬光则要看时机。因此我认为韬光养晦的策略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是完全隐藏实力,避免冲突,提高自己的实力。以韬光为重点,用忍让换发展!第二阶段要以养晦为重点,看时机韬光。因为自己的实力达到一定成度,与外界的矛盾难以避免,这时我们应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因忍让影响我们的发展!显露自己部分实力,也是要与外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重点培养自己的短板,全面发展!最后是向大国的转变,找到我们在国际上应有位置,发挥大国的作用!现在我们的经济实力达到了大国的要求,但是军事实力、科技水平、文化政治理念等都还不能满足要求!所以我们现在应处于第二阶段,以养晦为重点,全面发展综合实力!

回复

2013-12-26

这个西方走狗的报系怎可能会说人话?!

回复

2013-12-26

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不应改变,我们的国防应该外柔内刚。对于邻国某一点的挑衅,若出手就“稳、准、狠”地将其打疼,要让我们的所有邻国知道“中国友善但不可欺”。

回复

2013-12-26

在维护领土完整上,怎能韬光养晦。

回复

2013-12-26

说得是在理,但也不能在国际地缘政治上太过幼稚。实际上,中国目前既没有胃口,也没有能力去强力收复历史上的失地。历史上的所有失地也未必都要收回。所以也不必太过大惊小怪。个人观点是,在国际上还是应该弄点响动,否则你一示弱,对方就会得势。国际外交上没有一个表里如一的真君子。中国长期的竞争对手是美国和日本,他们明里暗里肯定是要在各个领域限制中国的发展,包括对领土的主张。内政外交要同时循序渐进地完善。

2013-12-25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否出头露面或韬光养晦,而在于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能否被自己绝大多数国民所认同、能否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一个在国内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国家,一定能在国际社会受到普遍尊重而很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反之,就如某邻国,国内矛盾重重无法有效的治理国家、管控社会,在国际上就是孤家寡人的不受待见,在维护国家利益时经常左支右绌露出丑态并造成很大损失。这样的国家无论是韬光养晦还是出头露面,在国内只能依靠专政机器的高压维持其统治,在国际社会同样也是茕茕孓立形影相吊而无一个真正的朋友。

,
回复

2013-12-2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再做那个藏在蚂蚁背后的大象了。就像习主席说的“奋发有为”的外交政策的转变。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人的大国形象,广结盟友,才是我们国家的当务之急。

回复

2013-12-25

就这标题——“不能轻易抛弃韬光养晦战略”!且还是南方报业传媒搞出来的东西!不说也罢。

佳的天空暖暖的
回复

佳的天空暖暖的

2013-12-25

攘外是应必先安内。但今天讨论的是在国内民众统一意见的情况下,国家在世界的形象应是如何,面对领土纷争,主权争议,还应该一如既往的坐视韬光养晦吗?

2013-12-25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否出头露面或韬光养晦,而在于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能否被自己绝大多数国民所认同、能否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一个在国内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国家,一定能在国际社会受到普遍尊重而很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反之,就如某邻国,国内矛盾重重无法有效的治理国家、管控社会,在国际上就是孤家寡人的不受待见,在维护国家利益时经常左支右绌露出丑态并造成很大损失。这样的国家无论是韬光养晦还是出头露面,在国内只能依靠专政机器的高压维持其统治,在国际社会同样也是茕茕孓立形影相吊而无一个真正的朋友。

肆点的蓝
回复

肆点的蓝

2013-12-25

说的非常好,顶一下。

2013-12-25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否出头露面或韬光养晦,而在于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能否被自己绝大多数国民所认同、能否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一个在国内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国家,一定能在国际社会受到普遍尊重而很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反之,就如某邻国,国内矛盾重重无法有效的治理国家、管控社会,在国际上就是孤家寡人的不受待见,在维护国家利益时经常左支右绌露出丑态并造成很大损失。这样的国家无论是韬光养晦还是出头露面,在国内只能依靠专政机器的高压维持其统治,在国际社会同样也是茕茕孓立形影相吊而无一个真正的朋友。

回复

2013-12-25

话说我们的谦逊换来了别国怎样的回应?人家还以为我们好欺负了!比如南海的问题,站着我们的岛,比我们还强硬!

回复

2013-12-25

韬光养晦这一策略,还是要坚定的执行下去...这是实话 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还远远没到所谓大国复兴的时候

回复

2013-12-25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否出头露面或韬光养晦,而在于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能否被自己绝大多数国民所认同、能否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一个在国内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国家,一定能在国际社会受到普遍尊重而很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反之,就如某邻国,国内矛盾重重无法有效的治理国家、管控社会,在国际上就是孤家寡人的不受待见,在维护国家利益时经常左支右绌露出丑态并造成很大损失。这样的国家无论是韬光养晦还是出头露面,在国内只能依靠专政机器的高压维持其统治,在国际社会同样也是茕茕孓立形影相吊而无一个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