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长珠三角容纳一半中国人口又如何

这几年来,一些新城新区沦为“鬼城”,希望农民不离乡土的“就地城市化”遭到了市场的无情嘲讽。目前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分配更偏向于考虑存量及对落后地区的照顾等,正是一线城市因供地紧张而房价飞涨、内地二三四线城市因供地宽松而鬼城频现的内在原因。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新型城镇化”又火了。日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一些说法让人耳目一新,如“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中国的城市化到一个关键节点,是该反思过往得失了。改革开放让中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剧增为2012年的52.57%,一年净增一个百分点。一旦重获追求幸福的权利,国人改善生活的动力多么强劲!

不过,由于计划思维的干扰,中国城市化的教训也不小。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大城市人口总量控制的做法屡屡被市场打脸,但仍痴心不改。以上海为例。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规定200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1300万左右,但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就达到1334万,提前十年超过了规划。

200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2)


回复

2014-05-16

所以上头应该加大力度,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外的地方,进行深度挖掘和疏浚超级深的深水港,让其他地方的港口的水深彻底击败珠三角。上头应该准许开挖平陆运河,新灵渠,让货船不经过珠三角,从而繁荣其他地方。让湘江和桂江连通,北上另有水运道路。。。。上头应该做的事情是,给其他地区挖运河,挖深水港,修水库,建大坝。把货运成本分出机会给其他地域,让珠三角自己想问题去。

回复

2014-03-19

不是和不和美国比的问题,而是用不用市场来调节的问题。

2013-12-22

为何要和美国对比???

回复

2013-12-24

我们家乡的人不羡北丶上丶广,他们脚踏家乡,放眼四海。家乡的精英和富有人群能走的都走了,以至生活在北美和澳洲的乡亲比仍留在家乡的乡亲多得多。我小时生活过的小镇那条繁盛街道的人们几乎都移民海外了,以至现在那条街无比冷寂,很多楼房都空无一人了。

回复

2013-12-24

还是区域平衡发展比较好,都挤一块就没啥特色了,特大城市是城镇化发展的极端。

回复

2013-12-24

突然想起,弱肉强食也是自然规律

2013-12-23

尊重自然规律

回复

2013-12-24

突然想起,弱肉强食也是自然规律

回复

2013-12-24

作者是典型的不在其位,胡乱发言。控制特大城市人口是必须走的一条路,控制的手段主要是市场的,但也应当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如果按作者的思路,一切交给市场解决,出现的必然是大城市房价的继续高涨,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反过来,南周又有文章可做了:什么“逃离北上广”,为“蝸居”,“蚁族”声张。 美国和日本从未有过中国式的户口制度,他们的人口流动更多是自由选择,但是人们也不会把房价的涨跌算在政府头上。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大城市的资源高度集中,如果真如作者所言,珠三角集中了中国一半人口,恐怕出现的问题没有一个政府能够解决。 解决地区间中国发展不平衡,人口高度集中的问题,在于发展不发达地区,而不是放任人口继续向北上广集中。希望作者能慎言,不要故意发出一半中国人集中到珠三角也无所谓的惊人之言。

回复

2013-12-23

尊重自然规律

回复

2013-12-23

什么东西啊!城镇化这个东西不是照搬人家的,要符合我国国情啊。天天生活在雾霾之中还想去大城市找好的医疗这不是瞎扯淡吗。 我看到一笑话:美国说“我们有远程精确制导”中国说“我们有雾霾” 美国说“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定位卫星”中国说“我们有雾霾” 城镇化,我们要三思啊,希望政府要处理好我们现在的环境问题。

回复

2013-12-23

个人觉得写得非常好。城镇化本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无奈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彰显功绩,揠苗助长,导致用地浪费,人民生活水平不仅没“城镇化”,反倒后退了。

回复

2013-12-22

值得一看

回复

2013-12-22

城市大有什么好?同城会个朋友也像出远门一样!尤其国际局势紧张的时候,对方核按钮稍一走火,瞬间可以灭你两千万人!

回复

2013-12-22

为何要和美国对比???

2013-12-19

绝不可能是均匀分布的,即使是日本地少人多,也还是有非常明显的集聚,正如你说的三大城市群,而他地方的人口密度则相对小得多。美国也是一样,人口聚集在东部海岸、西部海岸、五大湖区,南部海岸等地。不知道你的逻辑是什么,但我还是很赞同作者的观点的,既然人口往珠三角流动,那尽可以给这边更多的土地指标,把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惠山等地建设成紧密的城市群,至于其他地方,美国不也是很多无人居住的地方,或者只有极少人口的小村镇吗?

回复

2013-12-22

经典

2013-12-20

我不看好珠三角,珠三角的人以后会加速外留,首先文化上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只要大概生活有点保障了,没多少人愿意委屈在这个地方的。二横三纵布局,中央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沿海只是一纵,德国前期发展也是走的大城市化,最后发现很多问题,最后决定均匀发展,所以现在的德国的大企业都是在小城镇里面,而且是土生土长的,他们不会搬到什么大城市去的。如果你坚持走以前的道路那么中国就会走向俄罗斯的道路,城市全集中在一个区域,其他区域空心化,集中的区域生活成本极高,没多少人愿意多生小孩,最后造成跟俄罗期一样,生小孩政府送房送车都没人生。其他空心化的区域没人,国土将受到严重威胁。

回复

2013-12-21

世界发展潮流其实很清楚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往珠三角、长三角去挤?内陆经济发展迟缓,生活水平和沿海有差距。广东省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亿了。如果没有户口,再多几个亿人来珠三角,处处人口密度赶超香港,那就真的人间地狱了。你愿意你的孩子出生在一个5万平方公里处处拥挤不堪的“超大城市”吗?你愿意忍受香港的房价、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吗?

回复

2013-12-21

看到这篇文章里”混账“的提案,让人几欲爆粗。 想请问作者,你知道什么叫户口吧?你是中国公民,不代表全中国的城市都有义务让你来定居,不代表各地居民都有义务去接纳你。眼看着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达,就想要“移民”沿海来分一杯羹。沿海居民首先不会轻易允许,政府也不会开这扇门:人口密度迅速增加、生活质量迅速下降,保不准哪天就骚动了。有时间来做这种白日梦,还是留在内地安稳过日子、想想怎么建设家乡、想想怎么发展经济吧。

回复

2013-12-21

赞同!政府要做的是分析这种趋势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调整或者说是引导。

回复

2013-12-21

很同意你的观点。 打起战来也很害怕人家放原子弹。

2013-12-20

我不看好珠三角,珠三角的人以后会加速外留,首先文化上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只要大概生活有点保障了,没多少人愿意委屈在这个地方的。二横三纵布局,中央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沿海只是一纵,德国前期发展也是走的大城市化,最后发现很多问题,最后决定均匀发展,所以现在的德国的大企业都是在小城镇里面,而且是土生土长的,他们不会搬到什么大城市去的。如果你坚持走以前的道路那么中国就会走向俄罗斯的道路,城市全集中在一个区域,其他区域空心化,集中的区域生活成本极高,没多少人愿意多生小孩,最后造成跟俄罗期一样,生小孩政府送房送车都没人生。其他空心化的区域没人,国土将受到严重威胁。

回复

2013-12-20

孙子啊,你要知道,人家中央的专家,不比你蠢,就算人家蠢,人家成千上万个蠢子还顶不上你这个孙子。哎,真他妈的出来丢人献眼。

回复

2013-12-20

到那个时候,人家边上的巴基斯坦骑在你头上拉屎拉尿,你他妈的也没个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