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影视角】《风暴》:沒有“香港”的香港警匪片

他们要拍“兄弟情”,他们只能去消费,想象,堆砌一些元素,其实他们心中已经没有了“兄弟情”; 正如他们说要拍一部纯正血统的港产片,他们也不过是消费,堆砌港产片的元素,其实他们心中早已经没有了“香港”。

风暴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我们所熟识的港产警匪类型电影,多数不过是因袭自80年代而来的一些印象。

当然,香港警队历史不过170多年。更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贪腐风波,到70年代末慢慢本地化,转为服务型队伍。伴随着这样的历史,才会出现警察在类型电影中所代表的正面力量——因为正邪对峙,向来是类型电影的一个重要母题。伴随警察身份的变化,类型电影中更慢慢衍生出忠奸难辨,在黑色地带中挣扎求存 的边缘人形象,已是后话。

之所以说这些,是想证明香港类型电影(好似“警匪电影”“黑帮电影”)虽然多数有着商业化包装的虚拟背景,或过火的场面,但归根到底,是源自于现实,是有它的时代背景的。回顾80年代经典的几部警匪或黑帮电影,时代性都非常的鲜明。好似《省港旗兵》中大圈帮打劫银楼,便是源自于当时的真实案例和社会现况,片中有一段描述大圈团伙在讨论港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今天一看必定失笑(因港片和人民币的汇率已经互换),但80年代大陆人因改革开放对于金钱、城市的渴望,及97前香港社会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实习生 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dodo/dd
回复

dodo/dd

2014-01-23

写得不错,这电影就没什么亮点,港片确实堕落了。

回复

2014-01-23

香港警察是一个效率很高的纪律部队,这一点恐怕没有人会反对。

回复

2014-01-22

王维基就是我期待的了,因为他说他做的电视台式香港人的电视台,用外国的框架放入香港的内容,这个方向就是我赞同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香港,迎合注定是失败,写实,以时代背景写当下香港才是港产片的港产元素,也是观众希望看到的,至少我是这样看的。大家希望的港产片是想通过这个了解香港,而不是出现印象中以往的香港就叫香港元素。@Troy_Cheung2014年繼續一路向右 你怎么看

回复

2014-01-22

王维基就是我期待的了,因为他说他做的电视台式香港人的电视台,用外国的框架放入香港的内容,这个方向就是我赞同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香港,迎合注定是失败,写实,以时代背景写当下香港才是港产片的港产元素,也是观众希望看到的,至少我是这样看的。大家希望的港产片是想通过这个了解香港,而不是出现印象中以往的香港就叫香港元素。@Troy_Cheung2014年繼續一路向右 你怎么看

回复

2014-01-22

同意对电影的评论,但是不同意你因为政治异见就对香港警察进行的污蔑。

回复

2013-12-30

作者的可怜虫心态一览无余

回复

2013-12-27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