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把脉】“讹人大妈”与“辱华洋人”

类别思维造成先入为主和刻板印象, 妨碍有效的理性思考。“讹人大妈”和“辱华洋人”这样的类别思维是自然的,但又不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它是自然的,我们更需要对它有所察觉,以免我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逻辑谬误的迷途。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柴向南

类别思维造成先入为主和刻板印象, 妨碍有效的理性思考

2013年12月2日在北京发生的外籍男子撞倒大妈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媒体先是报道大妈讹诈外籍男子,后来又说是外籍男子撞倒大妈后不但不认错,反而对她粗口谩骂。每次报道,网民的反应都是一边倒,“国族意识”鲜明,激愤的谴责远超过理性的分析。

先是有众多网民为大妈的“讹诈行为”感到羞耻,责骂大妈“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到外国去了”。继而更多网民表现了极度愤慨,他们认为,外籍男子不仅侮辱了那位大妈,还侮辱了所有中国人,“必须向中国人民道歉”。前后两种反应看上去截然相反,却同样隐含着“类别思维”(categorical thinking)的定势。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指出,人类自然、正常的思维需要类别概念,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14-02-09

回复

2014-01-15

如果一些媒体不再为点击量而扭曲事实,夸张报道,我想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新闻的价值不是应该关注新闻中的人吗?为什么现在都为了点击量,头条了?新闻的价值何在呢?

回复

2013-12-23

“讹人大妈”和“辱华洋人”这样的类别思维是自然的,但又不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它是自然的,我们更需要对它有所察觉,以免我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逻辑谬误的迷途。

回复

2013-12-23

本来小小的一场交通意外 搞成现在这个结果 这不都是媒体惹的祸 先把责任划到划到大妈身上 再把矛盾转移到洋人身上 这是不是你们媒体人的责任 媒体人先不自我检查 最后责任不说了 把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地又扯到人民心态和逻辑上了 简直丢文化人的脸 用现在时髦点的话你们媒体人就是装逼货

回复

2013-12-20

中国人大多数站起来了,但还有些人跪着不愿站起来。

2013-12-13

“讹人大妈”与“辱华洋人” 凭心而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 一个中国人,一个洋人, 谁说的话更易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中国人从生下来就活在谎言中, 那是原罪,你不说谎,做假,信假, 在这个国家就无法生存。 当然,暗暗地我们也更加迷恋洋世界的真。 纵然自已一身权贵,死也想着扑向美国那堆火。

回复

2013-12-20

你一出生,就生活在你爹妈跟前,起码要很多年,难道他们都是成天用说谎来骗你吗?!我不希望你多么爱中国,但希望你别污辱你自己的父母!

2013-12-13

“讹人大妈”与“辱华洋人” 凭心而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 一个中国人,一个洋人, 谁说的话更易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中国人从生下来就活在谎言中, 那是原罪,你不说谎,做假,信假, 在这个国家就无法生存。 当然,暗暗地我们也更加迷恋洋世界的真。 纵然自已一身权贵,死也想着扑向美国那堆火。

回复

2013-12-17

我觉得大妈表现并非光彩,央视不值得选其做网络谣言的典型。

回复

2013-12-17

现实中很多国人,对“洋人文化”的认同感,远远大于对祖国文化的认同,认为外国的就一定是好的一定是对的,带有很强的盲目性,不加以区分始终抱着外国的月亮一定是圆的心态。其实这种心态是错误的不理性的,我们应该理性分析,不要把这种先入为主、刻板印象成我们判断的障碍。要清醒的认识,不论是我们的本土文化还是洋文化都有其优劣,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宜妄自菲薄也不宜妄自尊大。

回复

2013-12-16

这个问题完全是媒体的经济利益驱动的。媒体讲的是首发、独家、收视率、转发,订阅的事。专家显然是浪费笔墨,跑偏了。

回复

2013-12-15

洋洋洒洒一大篇,不如留几手骂的痛快~

回复

2013-12-15

“讹人大妈”与“辱华洋人”本来就是两个带有结论性质的评价词,是用这两个词的人在刻意导向,和刻板印象和先入为主没有关系。 “讹人大妈”就是讹人的大妈,是做了讹人的事情的大妈;而“辱华洋人”就是辱华的洋人,是做了“辱华”的事情的洋人。没有细究,没有证据就乱用这两个词,就是在造谣。 “谣言”多半是媒体人鼓捣出来的。很多时候,媒体人不想去获得详细全面的资料和信息,而是费尽心思的去鼓捣一两个能吸引眼球的话题来炒作,是很恶劣的,是一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都没有的行为。

回复

2013-12-15

2013-12-14

某些网民莫名其妙推波助澜实在可恶

太姬小姐
回复

太姬小姐

2013-12-14

“中年妇女”,这四个字极具刻板印象特色,还在前面加上了“北京”做修饰,很容易让舆论联想到“小市民”的各种负面特征~~~在我们国家~~~舆论或多或少代表民意~~~这种舆论或者民意是没有规则的~~~容易被控制~~~看起来很有民主思维~~~其实很缺乏逻辑~~~所以舆论最容易一边倒了~~尊随着骨子里的罗宾汉情结~~~基本每次都倒向弱者~~~偏偏弱者不一定是有理者~~ 自从南京某法官说了一句“你没撞为什么要去扶她”~~启发了无数的碰瓷专业户~~~催生了一条碰瓷产业链~~~顺便再一次颠覆舆论~~~四川蒋婆婆讹诈红领巾的故事刚刚过去~~~马上补上这条新闻~~~更容易让人想入非非~~~ 值得高兴的是,网友们的质疑也跟进的很快~~网友提出为什么医院检查过后没有问题,外国小火还要给付1800的医药费等很多疑点问题~~~

回复

2013-12-14

舆论的力量不解释

回复

2013-12-14

某些网民莫名其妙推波助澜实在可恶

回复

2013-12-13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官方是在有选择地抓“造谣者”。此事件中的始作俑者是个大谣,影响不可谓不恶劣,可是警方却无动于衷。

回复

2013-12-13

面对一个没有事实根据,完全偏激的无良媒体报道,警察也没办法理性去分析。 你让一群网民怎么去理性分析??? 要想让网民客观的评论一件事情,前提是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可信,媒体能做到吗??

回复

2013-12-13

“讹人大妈”与“辱华洋人” 凭心而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 一个中国人,一个洋人, 谁说的话更易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中国人从生下来就活在谎言中, 那是原罪,你不说谎,做假,信假, 在这个国家就无法生存。 当然,暗暗地我们也更加迷恋洋世界的真。 纵然自已一身权贵,死也想着扑向美国那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