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没有去新疆的16年, 就没有现在的王蒙

1963年12月,王蒙为拉开与当时政治中心的距离,带着老婆孩子去了新疆。“没有新疆的这16年,也不会有后来的作家王蒙。”新疆的16年生活,让王蒙再不是那个北京单纯的“少年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理想和激情崩溃后,王蒙发现了日常生活的可贵和温暖,养猫、养鸡,下厨房做酸奶做奶油炸糕,甚至自制麻将,和政治保持了疏离。

责任编辑:李宏宇 朱晓佳 实习生 蔡佳茵 龙健

王蒙在伊犁巴彦岱庄老乡家。政治运动的巨浪扩散到边疆基层,只剩一朵小浪花。39岁的王蒙被开除党籍,却仍希望通过“命题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民出版社 供图/图)

一份尘封数十年的手稿让79岁的王蒙回头打量39岁的自己,也让他思考在新疆度过的16年时光。他觉得今天的作家王蒙与那16年大有渊源。

“维族人有句极端的话:‘人生在世,除了死亡以外,其它都是塔玛霞儿(玩耍)!’”他说,“这样的人生态度,对我影响深远。”

“一条清蒸鱼找到了自己的中段。”

79岁的王蒙这样评价《这边风景》的发表和出版。70万字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写于1974年至1978年,当时王蒙正在新疆伊犁一个大队挂职当副大队长,劳动锻炼。2012年,王蒙的儿子王山与儿媳刘颋打扫北京的旧屋,无意中发现了这部尘封三十多年的手稿,送给父亲。王蒙重读旧稿,百感交集,“好比是79岁的王蒙看到39岁的王蒙”。

小说讲述的是1960年,新疆伊犁一个维吾尔村庄推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背景下的故事。“我没有把它彻底废掉,而是选择发表和出版,它是对上世纪60年代小说写作空白的弥补。人们在小说里能够看到那个时期的生活,政治运动再严酷,生活仍然在继续,能够消解‘左’的政治和‘假大空’,艺术和文学仍然在场,不可摧毁。”王蒙说。

2013年是王蒙“重要的大年”。《这边风景》出版之外,他还再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0月,在新书《王蒙八十自述》发布会上,他告诉读者,自己再婚了,妻子是《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单三娅。

与王蒙相伴60年的崔瑞芳去年3月去世。一年多之后,被铁凝称为“高龄少年”的王蒙遇到了新的爱情。王蒙不愿意自己的感情被娱乐化,干脆直接用写文章、上电视的方式告诉读者,新的爱情来了。在散文《明年我将衰老》中他写道:

“我跟三娅女士见面的第一分钟我就觉得就是她,有一种被秒杀的感觉——我们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她是我的安慰,她是我的生机的复活——三娅的到来是我的救助,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结局了。明年我将衰老,而在尚未特别衰老之际,我要说的是生活万岁,青春万岁,爱情万岁。”

掏心窝子的认真

1963年12月,王蒙为拉开与当时政治中心的距离,带着老婆孩子去了新疆,先是在乌鲁木齐,后来搬到伊犁农村,在新疆工作生活了16年。在伊犁巴彦岱乡劳动锻炼的7年里,王蒙住在维吾尔农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作”,学会了维吾尔语和舞蹈。

新疆的生活对王蒙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革”结束后,王蒙复出,写了一批以新疆为背景的小说,从而迎来了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峰。至今,王蒙以新疆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多达百万字。

王蒙把新疆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在新疆的16年当成自己人生的中间部分。

“没有新疆的这16年,也不会有后来的作家王蒙。”

南方周末:我看了《这边风景》,很吃惊。完全是《金光大道》、《创业史》、《红旗谱》那种类型的作品,歌颂集体、人民公社、合作化。你为什么会选择在30年后出版这个小说?

王蒙:我是在1971年,38岁时写的这个作品,那时候我还在新疆伊犁的“五七干校”。我开始写了部分章节,几年时间里,我都在写它,一发不可收,写了70万字。

40年前的中国,在“文革”中,国家、社会都高度政治化,任何一本公开出版的书,都要看它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艳阳天》、《金光大道》是这样,《春潮急》、《西沙儿女》、《闪闪的红星》也是这样,都是按照当时宣传政策写的。

《这边风景》也不例外,它没有写到“文革”,但它的话语表达受了“文革”的影响,我无法超越时代,批判“文革”、挑战“文革”。在那个荒谬的时代中,我没有歌颂极左,还尝试批评极左、控诉极左,用毛主席起草的“二十三条”来批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形‘左’实右”。

“文革”结束,中国青年出版社想出版这个长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回复

2016-12-04

当上文化部长后,王蒙就已经不是王蒙了。你见过做了部长后,王蒙还写出过有分量的作品吗?

回复

2014-05-22

亲 如果你是大学生或者全职妈妈、上班族,那就和我一起赚点外快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里能给你增加一份收入还能打发时间,先了解再选择做不做 。每天30-180不等。多劳多得。只要你会淘宝网购,有空余时间,有电脑就可以,有意者加我1106994794 本人是上班族,非诚勿扰。谢谢

回复

2014-04-15

好喜欢,79岁的王蒙看到了39岁的王蒙

回复

2014-03-26

我们就来了。

2013-12-29

我国中东部发展相差太远,年轻人有几个去新疆?

philory
回复

philory

2014-03-12

咱们做了那么多项目,能不能直接帮助当地的老百姓?比如,内地人去新疆工作,能不能本地化一些,吃些羊肉吃些馕么,至少不用自己带厨师去吧?能不能不带自己的企业,多给当地人一些打工的机会,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多和他们沟通交流,增进友谊,民族融合就不是空话,矛盾自然就会越来越少。

回复

2013-12-29

我国中东部发展相差太远,年轻人有几个去新疆?

回复

2013-12-20

我那个时候是多么有理想,多么真诚,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上山下乡,去边疆去偏远的地方,到劳动人民中去,到水深火热的一线基层去扎根,劳动锻炼自己,让自己脱胎换骨,成为全新、完美的革命者。 ----------------------------------- 不光是王蒙,好几代人都这样被领袖们忽悠一把了。

回复

2013-12-18

人生就是选择,在那个年代,能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是王蒙先生的幸运。选择到工厂到班组劳动或到农村农民小组劳动,通常都会得到善意的对待,从而能度过艰难的时光。也会改变知识分子的生活哲学。 王蒙先生的经历和其他一些人的回忆录或文学作品都证实这一点

回复

2013-12-17

不能以给钱代替交心。

因纽特_民草
回复

因纽特_民草

2013-12-17

关于新疆现在的问题,王老一语中的,句句实话,越发展,民族之间的关系越难相处,为什么?王震的政策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回复

2013-12-16

一根田埂三节烂,你的在哪一截呢,我的又在哪里呢?

回复

2013-12-16

一根田埂三节烂,你的在哪一段呢?

回复

2013-12-14

上山下乡成就了一批人 也残害了一批人 是非功过 后来人该怎么评说

回复

2013-12-13

新疆有我的兄弟。

回复

2013-12-13

新疆有我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