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解读中国防空识别区
中国军事几乎是所有美国智库的热门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6个领域:中国军事战略、台海军事形势、中国军事科技、中国南海问题、中国军费开支及中国军种发展战略。此外,中国军购及军售、对外军事交往、军事决策机制、太空力量等,也都是美国智库的研究范畴。
责任编辑:姚忆江 实习生 李纯
中国军事几乎是所有美国智库的热门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6个领域:中国军事战略、台海军事形势、中国军事科技、中国南海问题、中国军费开支及中国军种发展战略。此外,中国军购及军售、对外军事交往、军事决策机制、太空力量等,也都是美国智库的研究范畴。
“东海防空识别区举动:为何而来,为何选在此刻?”
2013年12月5日,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出版了新一期《中国简报》,主编戴维·科恩这样提出问题并展示他如何研究中国:这是中国的“反介入战略”的一部分,意在拒阻美军的侦察行动,而这恰恰正是美国“海空一体战”要应对的目标。
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作为美国早有预料的专家,科恩判断,“这意味着(对中国而言)中国有能力独立识别飞机的身份。”这跟过去几年的做法有所不同:这一次,不再是孤立日本,而是迫使美国、韩国做出反应。
美国防务智库内部又开始热闹起来。自从中国在2013年11月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以来,美国智库发布的文章,不止一篇提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你来我往”
美国几乎所有重要智库都在研究中国。
以《中国简报》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专题为例,还有两位华盛顿智库杂志主编在重点关注:一个是科恩的前任,一个是《国家利益》主编哈利·卡兹亚尼斯,该杂志隶属于尼克松中心,该中心的荣誉主席和顾问委员会主席,分别是尼克松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亨利·基辛格和国防部长詹姆斯·施莱辛格。
卡兹亚尼斯的文章13次提到“反介入/区域拒止”。这篇文章标题就是“海空一体战与防空识别区:你来我往&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