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怎么看待儒家的“重新出场”

1990年代以来的“国学热”,已持续近二十年。有人对此忧心忡忡,觉得儒家出场,违背自由与文明的现代趋势。有人则不然。思想竞争是国之大幸,无论何派何系,清晰阐述自己的主张,心平气和地对话,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动力。

责任编辑:史哲 陈斌 蔡军剑

1990年代以来的“国学热”,已持续近二十年。近些年,正从民间读经向体制内发展:不少小学、中学、大学纷纷开设古典课程;孔诞有望成为新的教师节……传统文化,尤其儒家经典,正在重新出场。

有人对此忧心忡忡,觉得儒家的这种出场,违背自由与文明的现代趋势。他们的理据是,从周的封建式家天下到秦汉以来的皇权帝制式家天下,儒家学说与之如影随形。有学人认为,讲究民本、限制君权的儒家与绝对尊君的法家,皆为皇权专制的一体两面。

一些赞同儒家回归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从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激进一脉全盘反传统,到“文革”时的“破四旧”,我们经历了文化激进带来的政治激进,全盘打倒的过程中,在文明和人心多个层面造成巨大破坏。整体重新设计蓝图,被证明为一种理性的僭妄,国人至今仍在承受的后果,并非因为传统被扫除得不够,恰恰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实习生 雅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