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皮草=空想社会主义 灭不掉的皮草业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八年前为动物呐喊的口号人人皆知,八年后拒绝皮草却非举世公论。理想主义者考虑的是“皮之尚存”、“命如草芥”,物质主义者考虑的是“草将焉附”。国际皮草不断接受拘束节节后退,中国皮草步步为营步入发展中大国。

责任编辑:袁蕾 蒋彬 实习生 蔡佳茵 龙健

(北京奥美、宽马意象 供图)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八年前为动物呐喊的口号人人皆知,八年后拒绝皮草却非举世公论。理想主义者考虑的是“皮之尚存”、“命如草芥”,物质主义者考虑的是“草将焉附”。国际皮草不断接受拘束节节后退,中国皮草步步为营步入发展中大国。在物质主义面前,零皮草,类乎空想社会主义……

看到那段视频时,连张淑华都觉得残忍得难以接受:浣熊被猛然击晕在地,活剥了皮毛之后仍未死透,挣扎着扭动血肉模糊的脑袋,艰难回望了一眼自己裸露的身体,然后猝然倒地。

那是2005年3月,视频由善待动物组织(PETA)拍摄于河北肃宁毛皮市场。张淑华时任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现在,她的身份是中国毛皮专业委员会主席。

当年看到这段视频的,还有演员张译。他从那双眼睛里,看到的是纳闷:“我的身体为什么要被人这样分离?”那种纳闷,让张译想起某年他和廖凡开车误撞的一条狗,也让他想起2003年左右他曾“特别不懂事”地看过一套伊拉克战场视频:枪杀、斩首、活体肢解……

那段时间,“活剥浣熊”、“拒绝皮草”的讨论,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网络上、电视上、报纸上,张淑华焦头烂额。

很快,张淑华发现这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她很早就想在中国推广标准化毛皮养殖,但是进展很慢。视频引爆的民愤,却瞬间把这桩事促成了:2005年6月,国家林业局按照中国皮革协会的建议,颁布了《毛皮野生动物(兽类)驯养繁育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规定借鉴的,是欧美毛皮行业和动物保护组织三十多年交道里,逐渐形成的标准:皮草可以存在,但必须符合欧盟动物福利法规定。

张译后来没再买过皮草,家人、朋友要买,也会被他活生生按住,先看了那些剥毛皮的视频再说——张译老家在东北,那是一个不论多穷都得想办法置办一身皮草的地方。

但PETA和张译们依然没有赢得这场战役。中国的皮草市场上的确再也见不着“活剥”了,可那一幕仍在隐秘之处发生;《小时代》上映,超过5亿票房。片中顾里身上那套价值26万的黄色皮草,引领着好几百万年轻人的消费观。

“拒绝皮草”叫得再响,还是显而易见地败给了经济逻辑:八年间,中国一晃成了全球最大毛皮动物养殖国、全球最大皮草加工国,以及全球最大皮草消费国。

动物保护组织不断批评皮草业,促使皮草业不断修改“游戏规则”,为产业“漂绿”。兴起于1970 年代的动物解放运动,就曾让欧洲的毛皮养殖业建起了一整套动物福利制度。图为意大利名模伊莉莎贝塔·卡娜丽斯全裸出镜,为善待动物组织(PETA)拍摄广告:“我宁愿全裸,也不穿皮草。” (东方IC/图)

皮草为什么就等于富贵?

张淑华曾经带着自己的团队在北京大街上做调查,事实证明没几个年轻人乐意穿皮草,原因是:又贵,又老土,还伤害小动物。

但在东三省,皮草就是刚性需求:“就跟过去结婚要买四大件似的,有的地方没有皮草就不能结婚。”张淑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红楼梦》里,薛宝琴‘披裘踏雪折梅’。宫廷里,皇帝、大臣的帽子上,也用皮草做配饰。从中国文化里,大家就崇尚这个。觉得这是高贵的、是好的享受,所以一旦有了钱,市场就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不是只有中国人这么认为。尽管英格兰几乎是最早禁止毛皮养殖的国家,但英格兰人也曾为皮草疯狂。在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英国皇室对皮草制品就青睐有加。上流社会受到皇室风潮影响,绅士们的衣服往往带着皮草衬里,女士的大衣则永远把皮草饰在裙边、衣领和袖口。

到了1920、1930年代,因为明星们的示范,皮草也在英国普通人中流行起来。那时候,女人只要有了一笔能够自己支配的财富,第一件事多半是给自己买一件皮草大衣。走在当时的英国街头,每三个女人里必定有两个穿着皮草。一些漫画杂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5)


小雪
回复

小雪

2017-01-21

北方人穿皮草是很多,但东北什么时候结婚必须买皮草了?这哪里来的数据?东三省多少人口?每年多少结婚的?每个结婚的都买了皮草?扯淡!

回复

2016-03-10

张译的老家在东北,那是一个无论多穷都要想方设法置办一件皮草的地方~区域概括不准确,真不是这样

回复

2014-02-20

肚子里饱含各种动物的肉在那高喊抵制皮草有意思吗,有些动物在人类衣食中必不可缺,还是好好想想如何取之有道吧。

回复

2014-02-20

空想主义,有道理,网上的活剥其实是以偏概全,估计有些牛羊屠宰厂比这个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没人去反对,很少有人关注屠宰过程,因为人不可能不吃肉整天吃斋,说到底就是没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皮草价高,普通人也穿不起,看到有钱人穿不乏会嫉妒但又不愿意承认,每当看到某些“活剥”报道,便会触及他们心底那块怜悯的神经,高尚的喊着“零皮草”,殊不知吃进肚里的动物早已成千上万。人是高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这种事还是不要让感性冲昏头脑,而是理性的去思考怎样去合理的解决,怎样解决其中的矛盾,对皮毛取之有道。

回复

2014-01-02

不懂说什么好。。。。。

回复

2013-12-30

当西人把世界弄得一团糟后,发现唯一体现自己更文明的一个办法就是雇佣写手来打击那些蒸蒸日上的国家。

回复

2013-12-20

“不过他们取之有量。”东北人张译觉得,那时人们对自然还怀有敬畏,“不是把这些东西变成欲望。”所谓欲望,典型的东北式表现就是:“就算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和身份可言,东北人也觉得穿上裘皮就是美、就是富贵。” 啥叫就算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和身份可言,东北人也觉得穿上裘皮就是美、就是富贵。”????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才能穿? 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穿了才叫美?

回复

2013-12-20

傻B 你要是不吃肉 不穿皮鞋 用皮包再上来说这个

回复

2013-12-12

想要漂亮, 又不忍心,那就穿人工皮草,提倡人工皮草。世界上的事总是难两全的,要想办法解决的呀。

回复

2013-12-09

素质

回复

2013-12-09

女人的虚荣心,没内涵的人其实很自卑,特别是处在中国现在这个阶段-物质丰裕,精神追求全无,喜欢用物质来装饰自己,做他们所谓的贵族

回复

2013-12-08

为什么这些事情上中国政府的反应总是慢几拍

回复

2013-12-08

同样是鲜活的生命,我们却往往自认为我们是最高等的,对那些“低等生命”视而不见。

回复

2013-12-04

能否换个角度去看问题? 如果苹果树的果实 没有人去吃, 苹果树可能是一个存在于百科全书中的树种,生存于阿富汗地区。 我们人类认为自己利用了苹果的特点,获取营养。 但是反过来想,是不是苹果利用了我们(正如花利用蜜蜂一样) 实现了扩大种族繁衍的最终目的。 公螳螂为了繁衍后代活活被母螳螂吃掉,作为狐狸的个体是受尽折磨。但是对于这个种族数量的集聚扩张,到底是谁利用了谁? 我坚决反对虐待动物,但是能否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回复

2013-12-03

如果这个世界的人已经到了需要靠动物的皮来展现自身的魅力,那么人又有何面目面对万物之灵这个称号,又有何面目面对那一个个比人类弱小的生灵啊!清醒吧,人自身的美丽绝对不能以牺牲别的生灵为前提,人类的魅力绝不是几件皮草就能够展现的,人不过是一根能够思想的苇草,人最特殊也最能够让万物臣服的就是思想,也只有思想才能够表现人的魅力,而不是那动物身上穿着暖和、光鲜亮丽其实却是血淋淋的皮毛。

回复

2013-12-03

其实消费皮草的也是很少一部分人——有钱人。可以再放大一点,有钱人不仅消费皮草,还吃濒危动物,但是这些新闻面向的永远是大部分没有消费皮草的人,所以起的作用也很有限。等到我们中国的资产阶级有了觉悟,那么情况会好很多吧!

回复

2013-12-03

当年海参算个啥,现在宣传搞得这么火。真正原因不在商家,而在于我们消费者附庸风雅的心理。

回复

2013-12-03

当别人还没了解的时候,你去了解了 当别人了解的时候,你开始行动了 当别人行动的时候,你赚钱了 当别人赚钱的时候,你在享受了!! 还在等什么? 立刻上。这。网--【UNOdE。Tw/qOO1 】

回复

2013-12-02

赞一个

2013-12-02

说到这个不得不来评论一下PETA这个组织,这个组织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贡献也是很多的,这点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最近这个组织对零的概念有着近乎病态的执着(零容忍,零买卖),而且保护的对象扩大到家禽海产(倡议拒食大闸蟹,提倡素食主义),而且理由根本站不住脚,虽说只是一个公益组织,但是从各方面看它都能影响到市场价格的波动和政府政策的标准制定,所以这样做不仅影响到农户商家的生计,而且影响到广大普通市民的利益。保护动物权益是好事,但是别太过,希望它能在保护动物权益的本质工作下,多考虑一下人的权益,不要为了保护动物而破坏大部分做养殖的农户生计和权益

回复

2013-12-02

再人道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