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从谎言中读出真相

要读明白一本历史著述,首先得明白历史学家为何而写,为谁而写?如果有了这一层领悟,那就不用担心历史书写中的“谎言”了,相反,有时还能在“谎言”的背后读出历史的真相来。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李兴丽

要读明白一本历史著述,首先得明白历史学家为何而写,为谁而写

下面是为同一起矿难事故所拟的两则新闻稿:

一、某月某日,某地有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抢救。目前各类抢救人员及机械都抵达现场,营救工作即将展开,有关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二、某月某日,某地有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当班的矿工被困井下。目前井下仍有明火燃烧,情况复杂,营救工作无法展开。焦急的矿工家属在矿区外守候了一天一夜,而有关事故的原因众说纷纭,有关部门仍未给出确切的解释。

假定以上书写的都是事实,那么我们不难看出,事实经过筛选、组合和编排,可以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阅读效果。这就是英国学者卡尔所说的:“每一个新闻记者今天都知道,影响舆论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靠选择和安排适合的事实。”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新闻报道中,也存在于我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7)


回复

2014-04-12

读书方法还是比较重要的,

回复

2014-01-15

感谢!

2013-12-02

推荐看的“历史”,高晓松说朝鲜战争,金一南的《苦难的辉煌》,袁腾飞版chariman M的评论。同时也可从作者的背景看到还原历史的态度为何。

回复

2013-12-09

读者要多读书,但不能尽信书。多思考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回复

2013-12-08

文字工作者的内心考量和真实洞察:每一个新闻记者今天都知道,影响舆论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靠选择和安排适合的事实——英国学者卡尔。

回复

2013-12-07

历史的谎言与真相

回复

2013-12-06

历史很多时候是打败英雄的人写的、

回复

2013-12-04

何事可信。。。

回复

2013-12-04

饱读各书,看法独立,观点独到

回复

2013-12-03

讲故事的人也是在讲自己的故事

回复

2013-12-03

i

回复

2013-12-03

多少年之后,我们才知道抗日战争真实情况。

回复

2013-12-03

被修饰过的真话

回复

2013-12-03

不知谁说过:历史是统治阶级写的。

回复

2013-12-02

作者所言,意味深长呐!

回复

2013-12-02

推荐看的“历史”,高晓松说朝鲜战争,金一南的《苦难的辉煌》,袁腾飞版chariman M的评论。同时也可从作者的背景看到还原历史的态度为何。

回复

2013-12-02

历史本来的面目

回复

2013-12-02

历史仍然摆脱不了阶级的烙印

回复

2013-12-02

隐约还记得春秋时期三位史官相继慨然赴死,以记真史的故事。大概也只有数千年前的人物才会那么‘傻’

回复

2013-12-02

做一个文字的思想者。

回复

2013-12-02

看见一只杯子里装着毒药,这是可见的真实。但你怎么能断定它是用来干嘛的呢?杀人,或者杀虫?

2013-11-30

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