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猪事:悲喜金猪年

为猪狂,为猪伤,为猪打吊瓶,为猪找对象,愿共你高价小猪同鸳帐,为你叠被铺床。在高昂的猪价下两眼放光的,除了养殖户,还有偷猪贼

责任编辑:张捷

为猪狂,为猪伤,为猪打吊瓶,为猪找对象,愿共你高价小猪同鸳帐,为你叠被铺床

 

在陕西蓝田县崔家坪村,被偷猪的村民的邻居都在加固自家的猪圈,免得被偷猪 本报记者 麦圈/图

 

村民在给刚出生的小猪打防疫针 本报记者 麦圈/图

 


一旦有人开始睡猪圈,其他人便不敢不睡 本报记者 麦圈/图

 

悲喜“金猪年”“撵迟不撵快。”
猪价的走势,对于养猪人和买肉人来说,总是意味着不同的感受。2007年是名副其实的“金猪年”。买肉的人们怨声载道,养猪的人们却两眼放光。
在陕西蓝田,毛猪的价钱,好多年都是每斤三两块。猪娃儿的价钱,高时一只五六十,低时一只二三十。
洩湖镇有养猪的传统,以前差不多家家喂猪。2004年,口蹄疫的传言曾使猪价下跌——尽管口蹄疫并未波及这里。2006年,春节前没来得及卖猪的一些人家,转过一个年,却发现每斤的价钱从3.5元掉到了2.8元。“寒了好多人的心。”开饲料店的老王说。
除此之外,苞米的价钱越来越贵,到2006年已经快到8毛一斤。喂一头猪,家里就断不了人,拌料、喂猪、防病,特别是照应小猪,每天得搭进去几个钟头。养猪户崔福平说,这样的辛苦不划算,不如出去打工。
蟠桃村的马积安,最多的时候喂了一百多头猪,终于在2005年到2006年,全部卖掉,清空了猪栏。
在2007年猪价猛涨之前,养猪人在高成本下用脚投票,已经预示出了市场的先兆。
兽医老余在本地给牲口看了大半辈子病。凭他的经验推断,大约在2005到2006年之间,洩湖镇的存栏数量首次跌破3000。这个有着28个村子的乡镇,在最少的时候,存栏数量不到2000。也就是说: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家,还在坚持养猪。
在供应的持续减少中,2006年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突如其来,成了点燃价格的导火索。业内专家估计:疫情严重时,很多猪场的存栏数不足一半。农民们恐惧的传言,说那病是“从风里传过来的”。
过了四五个月,一批母猪的损失,终于在它们的下一代身上体现出来了——猪价疯狂走高。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07年4月全国猪肉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2.99元,同比上涨35.5%。
在洩湖镇,2007年年初,毛猪还是五六块,5月份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回复

2008-05-02

大哥,现在母猪怀孕打针就可以啦

回复

2008-05-02

“人家都不吃肉了,我偏那时候买着吃。为啥?便宜啊。我跟我老婆子说了,咱就这时候吃,多多地吃,吃到腻歪,等价钱上去了,就不馋了。” 感觉可笑又可怜又可悲,中国农村现状使然,很多地方的农民经济水平上不去,太穷了。

回复

2008-05-01

在珠海,政府拿出了500万元,每个规模猪场获得30万元;在山东,637家养猪场分享1.45亿补贴,最高的可以得到80万。在崔家坪和兀家岩村所在的陕西省,政府对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规模肉猪场,补贴10万元 我认为政府这样做缺乏合理性。很明显,政府拿全国人民的钱补贴了养猪大户,是劫穷济富吗?显然,大家的钱要花在公用事业上。或许有人说这是现在的现状使然,那么我要说,考虑现状的化就更不应该这么做了!60%以上的猪肉是由闲散养殖户提供的,但钱给了有钱的养猪人,农民得利多少?或许是处于集约化发展到考虑,但是中国一定要西方式的集约化发展吗?中国的国情是什么?现状是什么?这难道不比心中的西方理想主义模式重要吗?而且现在人的一个通病—不管什么统统西方怎么养,发达国家怎么样?中国活不出自己来吗?中国的粮食考农民,中国的猪肉一样要靠农民!没有了农民,很多人会吃不上猪肉甚至粮食,这是政府决策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国的发展在近期难以跨越小农经济模式,所以为农民说话依旧是政府重要的任务!另外,在中国当前背景下,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意向对公民很重要,在这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就饭大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