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抓住改革时间窗口,完成现代国家转型

历届三中全会往往都对国家的重大事项,做出回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改革,现在是不容错过的时间窗口。无论执政者还是民间,除了主动向前走,没有其他好选项。中国现在需要的改革,不是某个领域的小修小补,而是一场跟1978年类似的大变革。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中国正站在一个历史关节点上。秉承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传统,历届三中全会往往都对国家的重大事项,做出回答。如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冲破一时之沉闷,成为继承1980年代大无畏改革精神的纲领性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此时召开,其给出的答案,也将直接影响中国未来的走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红利,已基本释放完毕。伴随着计划体制的节节松动,土地、资本、劳动力的优化组合,使中国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政府主导,逐步归还人民权利,中国持续向市场经济过渡。但经济学家杨小凯一再提醒的“后发劣势”日渐彰显,双轨制之下,各种特殊利益集团逐渐成型。经济改革尚未最终完成,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尚待更有效地启动。但不愿继续改革,靠着特权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张雪彦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


回复

2013-11-29

不养老虎,还用笼子吗?-----自找罪受!

回复

2013-11-28

改革开放30年的红利就这样都释放完了。我看未必,如果真的释放完了,那么中国的老百姓、普通的农民究竟得到了什么。是快速增长的房价、居高不下的物价还是.....所以改革还要深入,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改革的方向不能变!

回复

2013-11-22

改革是社会历史的必然趋势,只不过被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纯属巧合,既然遇见。就为改革建言献策,表达人民的心声,实现“正真、真正”的民主。 我在生态改革中想到了老子,人与自然的和谐。换言之,走着走着,停下来,回回头。渠道老祖宗那拜师学艺。这才是王道。

回复

2013-11-19

回复

2013-11-16

活在当下

回复

2013-11-16

同意泗水渡,我们不跟你走,我们跟上二代们吃他们剩下的狗shi

2013-11-15

还是你这个满口脏话的流氓死去吧,这个民族和国家不会跟着你去的。

回复

2013-11-16

改革大潮势不可挡,进步性已经体现,我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改革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回复

2013-11-16

又有人的蛋糕不见了。

回复

2013-11-15

百度一下:天理何在呀!难道真的要逼我们变成刁民

回复

2013-11-15

还是你这个满口脏话的流氓死去吧,这个民族和国家不会跟着你去的。

2013-11-15

不装B能死,有本事开放言论,这步都不敢走,谈什么改革,统治者去死吧,只是别搭上这个民族和国家

回复

2013-11-15

中央并没有采纳刘鹤他们搞的那个383方案,而是把改革的方向牢牢的固定在了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上。这恐怕让自由改革派人士大失所望了吧,这也正是“南方周末”报的编辑先生们近来不愿意谈改革话题的缘由所在。歪嘴和尚们竭力想把三中全会公报往歪里解释,但这是蚍蜉撼树,谈何容易啊。

回复

2013-11-15

政党、国家与民众的关系是船与水的关系,古今中外都是如此。鲜有例外。当改革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时,改革可能是顺水推舟,虽然有曲折但终将会一往无前,东归大海,政党、国家、民众三者都有光明的前景。当改革如果只符合少数人利益时,改革可能是逆水行舟困难重重,最终难以奏效而日趋艰难。利益的取舍决定改革的成败,不能仅仅是把改革当成单纯巩固权力的行为而是顺应民心民意的变革。

回复

2013-11-15

希望中国越来越美好。。。

回复

2013-11-15

不装B能死,有本事开放言论,这步都不敢走,谈什么改革,统治者去死吧,只是别搭上这个民族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