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者说】陈小鲁:不能忘记辉煌,也不能忘记黑暗

他是陈毅之子。许多年来,作为背负父辈盛名的“红二代”,陈小鲁始终远离喧嚣。如今他却主动站在了历史的聚光灯前:2013年10月,他组织了一场同学会,并公开向“文革”中被批斗的老师致歉。67岁的陈小鲁总会想起父亲告诉他的两句话:一句是“别有优越感”,另一句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责任编辑:叶伟民 实习生 藏瑾

(CFP/图)

陈小鲁的中国梦:一个人人坚持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社会

中国走向平等,应该保护人的权益,我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按照我的想法来,就要坚持我的独立人格、独立思想。

我们这么小的公司,还要接待这领导那领导。土地要批,物价问题也要批。这些东西在国外都是很少见的。我们想要一个正常的社会。

我做的本来就是一个正常人应做的事情,放在正常人身上可能得不到什么赞扬,我一做就得到赞扬,并不是因为我怎么好,是因为我的父亲。

陈小鲁的家在东城区一处巷子的深处,初冬的北京尚未换上萧瑟。胡同之外,是如织的游客、拥挤的小吃摊,还有印满了毛主席像与雷锋画像的流行T恤;而在胡同尽头,青砖铁门的旧宅里,摆满了木雕、绘画与书籍,67岁的陈小鲁在其中回忆着往昔:“很多迷雾仍要解开。”

他是陈毅之子。许多年来,作为背负父辈盛名的“红二代”,陈小鲁始终远离喧嚣。如今他却主动站在了历史的聚光灯前:2013年10月,他组织了一场同学会,并公开向“文革”中被批斗的老师致歉。

67岁的陈小鲁总会想起父亲告诉他的两句话:一句是“别有优越感”,另一句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父亲有很大的功劳,但他认为这些都是战士拿鲜血堆出来的。”陈小鲁将其视为告诫,“‘文革’也一样,不反思,那些血就白流了。”

昔日八中那个年轻的学生领袖,如今已近古稀之年了。镜头前,陈小鲁陷入往昔回忆:“很多时候,我随波逐流。但我还是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没有随风倒。这是我聊以自慰的。”

“文革”时,反思就开始了

南方周末:今年,你带头为“文革”批斗老师的行为公开道歉。你是否曾想过,为什么当时一群孩子要如此凶狠地打他们的老师?

陈小鲁:1966年我们在学校,突然间团组织没有了,老师没有了,校领导没有了,父母没工夫管你了。你被放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里,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可以成为一个战斗的人,可以成为一个红卫兵,可以随意批判校领导,你对什么不满意,写稿子送到印刷厂免费帮你印。

我们年轻人崇拜毛主席,响应毛主席号召。谁是阶级斗争对象?老师和校领导。学生和老师、校长之间一般就有矛盾,矛盾激化后,我们得到宣泄的机会,没人管,可以随便批。“文化大革命”就是从北京先搞起来的。北京八中、女附中、四中……利用青年的热情,第一波冲击是中学,第二波在大学,然后慢慢扩散。

南方周末:你什么时候开始思考“文革”?

陈小鲁:《人民日报》之前的社论说:“文斗才能触及灵魂,武斗只能触及皮肤”,但是后来我们八中的书记自杀了。受虐待,忍受不了自杀的。他死了之后,脖子拴着线,吊在那里。我们把他火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