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真的在意高耀洁?

被媒体誉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的高耀洁说:“我离开,为的是能让世界知道更多的真相。”她终日埋头整理书本,来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但“她这么在意她写的东西,最后有多少人看到?有多少人在意?”

责任编辑:叶伟民 实习生 王胜男 李纯

2013年11月9日,高耀洁在纽约寓所中见拜访者。85岁的她几乎双耳失聪,心脏病、血栓也折磨着她。 (刘宽/图)

高耀洁说:“我离开,为的是能让世界知道更多的真相。”她终日埋头整理书本,来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但“她这么在意她写的东西,最后有多少人看到?有多少人在意?”

除了写书,高耀洁现在爱种花。她觉得,花“不会拉帮结派,阳奉阴违”。

2013年11月4日,高耀洁腿一软摔倒了,然后胳膊撞在了椅子上。这是10天内,身体第二次给她发出的强烈信号。她的双耳已几乎失去了听力,接电话有困难,有时也听不见敲门。

“真的没有力气了,弄不动了。”高耀洁在一张纸条上歪歪曲曲地写道。赴美四年,心脏病、胃病、血栓等疾病逐渐吞噬着这位中国民间防艾明星和斗士。在过去17年中,这位河南医生自费印刷防艾宣传资料、救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儿,被媒体誉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她的名字曾出现在艾滋病人的捐款单中,“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台上,在希拉里·克林顿的会客单中,以及2009年8月从广州飞往得州美德兰机场的飞机票上。此后,她一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客居纽约。在到达美国的晚上,她发电子邮件给朋友说:“我离开,为的是能让世界知道更多的真相;我还是要回来的,我死也要死在回中国的飞机上。”

2013年11月,久违公众视野的高耀洁通过一位纽约留学生的访谈文章再次传播于互联网,一张她颤颤巍巍地写下的“苟活”的纸条也让无数网民回忆起这位曾经裹过小脚却勇敢非凡的“高医生”。

时隔四年,高耀洁并未如当初许诺那样踏上飞往故土的飞机。“有机会没机会,我都不会再回去了。”在纽约昏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3)


nn
回复

nn

2024-10-06

我们还活着,而她却已经逝世,她的光将会照耀我们的心灵。

回复

2015-07-31

致敬!

回复

2015-01-26

说的好!

2013-11-15

高奶奶要争论的并不是现在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而是在十年前,高奶奶认为发生在安徽河南交界处的广大农村的“血浆经济”以及由此而来的“血祸”是中国艾滋病感染群体基数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当时以“血头”主导的“血浆经济”,背后的操作者正是为了赚取血液差价的医院,而这些血浆最终都流入了全国各处的医院供输血用。而当时的政府对此类公共事件采取的措施一是瞒报实情,一是推卸责任。其推卸责任的其中一条就是否认是由“血浆经济”链条带来的艾滋病基数增长,而代之以性滥交和吸毒。这种推卸责任同时带来了患者的道德耻辱感,这也是10年前艾滋病患者被歧视的原因之一。高奶奶要坚持的是政府要勇于承认当年的事实

回复

2015-01-26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个容不下说真话的人的社会民族国度,只许发一种声音,也只能是掩耳盗铃、狭隘、虚伪、邪恶了。

回复

2014-12-19

一個固執而高尚的靈魂

回复

2014-12-02

?????

回复

2014-11-28

我在意

回复

2014-08-12

有多少人知道她?

航
回复

2014-08-12

有多少人知道高耀洁?

回复

2014-02-11

为中国有这样一位老人而自豪,向她致敬。

回复

2013-12-22

她最近出了新书,买一本书也许没什么帮助,但她会开心。

回复

2013-12-22

真正的勇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复

2013-11-30

有多少人真的在意高耀洁?

回复

2013-11-28

我很关心高阿姨的状况,因为她老人家是我母亲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我很敬佩她老人家!

回复

2013-11-23

昨晚刚看了她的〈高洁的灵魂〉熬了一个通宵。今天一天都在悲痛中。我们为有这样一个老人奋不顾身拯救生命而感动!如果不是她,说不定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的危险中。感谢她及时的报道的揭露,才让这种病得到及时的控制!致敬~!

回复

2013-11-23

昨晚熬了个通宵,一口气读完了《高洁的灵魂》。今天一天都在震惊中,感谢她让我们知道了真相!她的孩子应该支持她!

回复

2013-11-20

持之以恒

回复

2013-11-20

致敬~!!!!!!!!!!

回复

2013-11-20

致敬

回复

2013-11-18

这样的人是民族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