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撤医疗价格管制 赋医生执业自由

价格管制让医患两边都成了输家:医生与医院走歪门邪道从患者身上搞钱;患者认为付出了不该付出的钱、服用了不该服用的药、接受了不该接受的治疗。取消价管,医疗服务的名义价格会上升,但真实代价不会有大的变化,只不过是患者把用来排队与找关系走后门的努力变成了价格竞争。规则简单了,医患关系也就简单了。

责任编辑:史哲 陈斌 蔡军剑

医患矛盾狼烟四起。在2013年10月25日浙江温岭杀医案前后,全国发生了多起患者暴力伤害医生事件。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统计,2002年9月以来,中国医疗纠纷发生率年均上升22.9%。问题都看到了,但却有各种针锋相对的解释与解法,如何寻求治本之策?

一个基本事实是:民众对医生的信任度很低、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低。这“双低”的原因无非如下:(1)医生收红包,(2)“以药养医”、医生吃回扣,(3)过度检查、过度治疗,(4)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5)看病贵等。许多人说:前三条反映医生职业道德沦丧,政府该管,后两条需要政府加大对医疗的投入。许多医生委屈:我也要养家糊口啊,归根结底全因为政府投入不足。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共识,但只是表面上对了。

搞全体纳税人埋单的免费医疗就会皆大欢喜?医生不从患者那里取酬,有何动力提高诊治质量?免费会把千奇百怪的需求激发出来,便宜不占白不占嘛。广州搞过地铁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实习生 张雪彦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3-11-14

伤医案后反思 重建医患互信 被杀的医生往往是无辜的,我们谴责杀人者、我们哀悼死伤者,我们向他们的家人慰问叹息。但如果我们仅仅哀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无辜者,而不思索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那么这样的事还会反复发生,即使像法院那样层层安检,即使有越来越多的保安。 且不说收红包、拿回扣等已被广泛报道的腐败案例,医生对患者的冷漠和伤害更让普通民众寒心,导致伤医案的根本原因就是医患之间失去了互信,无需讳言,有些医生确实已经逾越道德底线,在背后先捅了无辜患者狠狠的一刀。 广受关注的棉絮门事件中,尚未成年的打工者,不远千里来到上海餐厅打工,不幸被啤酒瓶炸伤导致眼球破裂,当值医师连夜为患者做了眼球修补术,术后视力达到1.0。但宋蓓雯副主任医师在吴强主任医师的指挥下对患者进行了完全没有必要的第二次手术,目的却是在其眼球中植入棉絮,栽赃是首诊医师留下的。 当患者躺在手术床上的时候,他是怀着婴儿对母亲一般的依赖信任医生,但是医生滥用了这种信任,向无助的患者凶狠地扎了一刀,看过手术录像和新闻报道的人都会痛感医德的沦丧,医生这时还期冀患者的信任吗?还能谴责普通民众对伤医案的漠视吗? 具有“树尊重员工之根、铸关爱病人之魂”核心价值观,秉持“仁爱、诚信”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出具伪证,不但不提供完整的住院病历,而且公然否认存在手术录像,全然不顾中央电视台及全球(上海除外)众多媒体已经播放了记者采访时现场医生承认手术进行录像,吴强公开播放剪辑后的录像诽谤首诊医师在患者眼球中遗留棉絮,而且医院在提供给法院的多份证据中做假,至少还有二位博士医师、二位硕士医师参与造假。 医务人员们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在旁观伤害时,不管是对医生还是对患者,都不要沉默,更不能帮凶!公众也要提高科学修养,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的经历,上帝也没有办法,何况天使?

北方以北00
回复

北方以北00

2013-11-13

国营大医院一直说效益不好,亏损,怎么想,我都不信,你信吗?

回复

2013-11-12

医改是敏感话题么

Aloha1105
回复

Aloha1105

2013-11-12

想自由随便收钱?医疗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常人了解多少?

回复

2013-11-12

放开价格管制,实质就是放开医疗市场,降低准入门槛,让市场去淘汰没有竞争力的医疗机构。初一想觉得很美好啊,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事情完全没有这么简单:降低准入带来的最大难题是医疗机构的资质问题,管太严跟没放开一样,而且会出现权力寻租问题;管太松虽然会还来很多优质资源,但也难免一大批劣质机构涌入,它们用低价格争夺低端市场,低价格下的医疗服务肯定会导致卫生消毒不到位之类的问题,结果是穷人更加命如草芥。等这些机构治死人了再关停甚至刑拘负责人,死人不会复活,于事何补?市场是个好东西,但绝不是万应灵药。医疗行业事关人命,自由竞争下的市场以逐利为本性,绝不能作为医改的主导思路。目前,医疗体制的设计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医疗体制是完美的,慢慢来吧,系统大工程,绝不可能出台几个办法、几部法律和多投入点钱就能短期内搞好的。

回复

2013-11-11

不是被低估,而是被贱卖,值多少钱老百姓心里有数的,要是低估了就不会有红包了。

2013-11-08

该评论已删除

回复

2013-11-11

现阶段中国大部分的社会问题不是管理跟不上,而是管理的思路跟不上;不是缺管理,而是管的太多,而且越管问题越多。本届政府提出的放权改革终于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了。

回复

2013-11-09

没有公信力,医疗又是专业性的,

回复

2013-11-08

期待春天早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