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中国人缺的就是全神贯注

写作没有窍门,只有纪律。纪律就是说写作是整个一套生活方式、是身体的训练,它不是一单买卖。经常有一些人说写一个长篇呕心沥血,不吃不喝不睡,把自己写死掉了,我觉得这是耻辱。上战场就玩命的战士那不叫训练有素。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龙健 蔡佳茵 王煦

韩东:写作没有窍门,只有纪律。纪律就是你要和你的欲望作斗争。 (CFP/图)

诗歌没有绝对真理,它的价值在于差异。以前我们总习惯进行纵向比较:好和坏、高和下。古典诗那么比行,因为大家外观形式都一样,诗歌的竞赛就像填字游戏比赛一样。但现代诗根本就是每一首都是一个形式。杨黎说“好诗都是一样的”,要我说“不一样的才是好诗”。我说的这个不一样,是彻底的不一样,不只是诗歌的外观、词语的排列方式,而是说你的不一样必须跟你生命的独特性、不可代替性有关。

诱惑无处不在。比如你读到一个好诗人的诗,你会受到诱惑:他写得真好,我能不能也写成这样?就像梵高见到高更一样,瞬间觉得自己土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开始模仿高更,结果他画的还是他自己。诗人不可能指哪儿打哪儿,但诗人又在不断自我设计。这是一个悖论。所有的人生都是这样:充满了错乱、反悔、规划、更正……实际上最后看起来还是统一的,你所有的错误,所有的英明,最后达成了一个生命的节奏。最终,你如果足够强大,别人把你的东西放在一起阅读:那就是你,就是一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0)


回复

2013-11-29

这让我想起《太极》中男主角的妈妈对他说的一句话:这辈子你只要这一件事。 如果人这一辈子能专心做好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那极好。

回复

2013-11-28

诗歌没有绝对真理,它的价值在于差异。

回复

2013-11-28

当很多人因为你所说事情因单一的情感而触发,必然会有所煽动 如果从文章本身去推敲,一些观点不攻自破。如果只因全神贯注就能成功,那么多少人现在应该已经成功。如此片面的文章在南方周末发表,我想南方周末需要加强自己本身的能力。

回复

2013-11-24

写小说可能从没学过文学的人也可能写一篇两篇,但写诗就不一样了。诗人需要有相当的文学造诣,还需要有一种精神上的激情。是的,现在的中国文学界的确很浮躁,急功近利,难得有文人、诗人们全神贯注的进行创作高端作品。出来的作品大多是迎合市场(不是都市场化了吗?)。有阅读量,但很少成为经典,让人长久保留。就像商品,大众化的东西销量很高,但很快就被抛弃了,高档商品人们买了用后,还想继续保存,甚至将成为古董。中国现在不缺大众化的产品,就缺高档、精致的东西,无论是物质商品还是文学作品。很难得有诗人还在保留作诗人,但还是对他们有所寄托,希望读到他们更多的优秀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赞誉。

回复

2013-11-16

一个没有上帝的国家

回复

2013-11-15

全神贯注

回复

2013-11-14

赞。

回复

2013-11-13

分析的太对了,我们好像活着总是为了证明自己,我自己也是有这样的毛病,钻不进去,享受不到专注的快乐,害怕被忽略。

回复

2013-11-13

好多年不读诗了

回复

2013-11-13

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毛病,包括我。

回复

2013-11-13

中国人缺的就是全神贯注。

回复

2013-11-12

我也是这样!

2013-11-11

刚写完的东西,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去修改它。其实你最好把它放在一边,放到你几乎忘记了,你再把它拿过来的时候,你能清晰地看出来它哪里好哪里不好。你写完以后,你很想改它,很想让它发表出来,很想打成铅字,很想享受一下“成就”的感觉,你要控制这个东西。这就是纪律,就是你要和你的欲望作斗争。 非常有用的经验之谈。

回复

2013-11-12

分享。

回复

2013-11-12

中国人在全世界窜来窜去

回复

2013-11-11

东哥说得很对,“如果你是一个平庸的人,你就是一个平庸的人,你想高级你也高级不起来,如果你是一个不平庸的人,你想平庸也平庸不了。写作的价值跟生命的价值有关。我们不能够随意地取消任何一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回复

2013-11-11

刚写完的东西,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去修改它。其实你最好把它放在一边,放到你几乎忘记了,你再把它拿过来的时候,你能清晰地看出来它哪里好哪里不好。你写完以后,你很想改它,很想让它发表出来,很想打成铅字,很想享受一下“成就”的感觉,你要控制这个东西。这就是纪律,就是你要和你的欲望作斗争。 非常有用的经验之谈。

回复

2013-11-11

大家肯定说他不如死了算了——可是他自己,肯定是多么多么迷恋他的生的状态、创作状态呵呵!

回复

2013-11-11

写得很好,“全神贯注”这种精神不仅要用在写作上,生活、工作、学习同样如此。现代社会的人很容易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去专注做一件事情,直接影响了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我觉得要练就“全神贯注”这种精神首先得强迫自己,什么都不想,只专注眼前手下的事情,在投入的过程中,也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的升华!

回复

2013-11-11

因为中国人活在一种不确定性中,缺乏安全感。没钱时,为生计奔波,想活得有点人样,被众多的脚步推挤着,有了点钱,希望更多的钱以求保障,有更多的钱又怕失去,因随时都会失去,一旦陷入钱孔,有吧,怎么能说中国人缺乏全神贯注呢?中国人对权与钱的全神贯注可是世界第一,钱能通神,铺路,权力决定一切,领导一切。中国人聪明,有了权和钱,就可以通吃。

回复

2013-11-11

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