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2013“中国梦盛典”系列报道】贾平凹:不要嘴说,要真操那个心
“我们常听到由衷的盛世之说,也常看到惊心的危机之相。改革在深化,社会进入转型期,从未如此富裕,从未如此焦虑贫富差距、分配不公、腐败泛滥、诚信丧失,连同社会问题,信仰问题、法治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这个时代决定了我们的命运,用文学记录、表达这个时代。”贾平凹用浓浓的陕西话说。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季星 实习生 蔡佳茵
贾平凹的中国梦——更宽松、更开放的大环境
贾平凹至今还有很强的写作欲望。他认为首先要写得像,然后要写得真,写出人和人之间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气息。要写得真,就要投入感情;要真地了解这个社会,就要真的投入感情。
作为个人来说,当然希望自己的一生越来越好,故乡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繁华,一切东西都好;作为作家来说,他和他的作品,都在呼唤人能活得更好一些,社会能更美好一点。
要更好的人才出现,更好的梦出现,国家需要提供一个宽松、开放的大环境。梦实现得越好,国家也才会越来越强大。
——贾平凹
“事多,会多,还要写东西。”2013年11月5日上午10点,贾平凹在北京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前一晚,睡得很不好,脸色发黄,看上去很疲惫,因为不习惯酒店的床,太软了。
应莫言和北京师范大学写作中心的邀请,贾平凹成为北师大第一位驻校作家,此后两天里,他参加了一系列研讨会、演讲等文学活动,在来北京的前几天,他还专门写了两万字的演讲稿《转型期的写作》。在他看来,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差不多,没有一代比一代强,也没有一代比一代弱。
贾平凹确实很忙,作为陕西省作协主席,几个月来他先是进行陕西作家们的培训,然后到大山深处办读书会;接着去了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这是他这辈子第二次出国,还顺道去了出版他作品最多的法国访问;回国后,身为《美文》主编,张罗了“报人”第三届散文奖,呼吁靠深入现实一线媒体人的眼睛,恢复散文的活力,加强散文和生活、现实之间的联系。
忙里偷闲,他在写一部反映中国人100年生活变化的长篇小说。
“我们常听到由衷的盛世之说,也常看到惊心的危机之相。改革在深化,社会进入转型期,从未如此富裕,从未如此焦虑贫富差距、分配不公、腐败泛滥、诚信丧失,连同社会问题,信仰问题、法治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这个时代决定了我们的命运,用文学记录、表达这个时代。”贾平凹用浓浓的陕西话说。
《废都》让我被动,也让我主动
南方周末:此前很多国家请你走出去,你都拒绝了,为什么?
贾平凹:我刚刚出道时,外国翻译我很多作品,大概有十几种文字,法语版本最多。当时很多翻译者和评论家、出版人都和我有联系。1991年我去过美国,参加《浮躁》英文版在美的首发式,跑了纽约、华盛顿、丹佛、洛杉矶。国外时兴搞读书会,每到一个城市,都让我用陕西话念小说。当时聂华苓就让我唱一首民歌,理由是音乐是最好的沟通。后来我唱了《浮躁》里引用的陕南民歌,没想到读者都鼓掌,效果很好。
后来因为《废都》惹了事,一下被打入冷宫。我干脆就隐居,借机躲开社会活动,到乡下躲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所有的出国活动也都拒掉了,就连《废都》获得了费米娜奖,我也没有去法国领奖。后来,法国给我颁“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也是在北京法国大使馆领的奖。二十多年来一门心思写小说了。
南方周末:选择了回避,也会丧失很多机会。你不后悔吗?
贾平凹:中断和国外的联系,是主动也是被动的选择。小时候我总也长得不高,长得不高的人,一般不愿到人多的地方去。尤其我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分子之后,我就更加把自己封闭起来。
纯文学市场一直不太好,全世界都萎缩,书卖不了多少,还需要出版社、版权人和翻译家帮忙。出版社给版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之耘
Who will protect the rights of ethnic minorties? (谁来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 全国人大规定法院不公开裁判文书的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而本案所涉及的药物专利和药品说明书都是向社会公开的。它既不是国家秘密,也不是商业秘密,更不是个人隐私。 再如以前“伟哥”专利案的判决书为什么能在网上公开? 故请一切主持公平正义者(包括党员、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都来敦促北京一中院在中国法院网上公开其第7483号涉外知识产权判决书。进而为民众伸张公平正义,拜托! 张毅,回族,五十三岁。由于受北京第一中级法院枉法裁判和德国科隆所在州法院签发的变造证据等迫害。2009年从95900部队医院退休。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劳驾将此件转呈给全国两会全体代表委员们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