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2013“中国梦盛典”系列报道】贾平凹:不要嘴说,要真操那个心

“我们常听到由衷的盛世之说,也常看到惊心的危机之相。改革在深化,社会进入转型期,从未如此富裕,从未如此焦虑贫富差距、分配不公、腐败泛滥、诚信丧失,连同社会问题,信仰问题、法治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这个时代决定了我们的命运,用文学记录、表达这个时代。”贾平凹用浓浓的陕西话说。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季星 实习生 蔡佳茵

贾平凹的中国梦——更宽松、更开放的大环境

贾平凹至今还有很强的写作欲望。他认为首先要写得像,然后要写得真,写出人和人之间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气息。要写得真,就要投入感情;要真地了解这个社会,就要真的投入感情。 (任玉明/东方IC/图)

作为个人来说,当然希望自己的一生越来越好,故乡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繁华,一切东西都好;作为作家来说,他和他的作品,都在呼唤人能活得更好一些,社会能更美好一点。

要更好的人才出现,更好的梦出现,国家需要提供一个宽松、开放的大环境。梦实现得越好,国家也才会越来越强大。

——贾平凹

“事多,会多,还要写东西。”2013年11月5日上午10点,贾平凹在北京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前一晚,睡得很不好,脸色发黄,看上去很疲惫,因为不习惯酒店的床,太软了。

应莫言和北京师范大学写作中心的邀请,贾平凹成为北师大第一位驻校作家,此后两天里,他参加了一系列研讨会、演讲等文学活动,在来北京的前几天,他还专门写了两万字的演讲稿《转型期的写作》。在他看来,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差不多,没有一代比一代强,也没有一代比一代弱。

贾平凹确实很忙,作为陕西省作协主席,几个月来他先是进行陕西作家们的培训,然后到大山深处办读书会;接着去了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这是他这辈子第二次出国,还顺道去了出版他作品最多的法国访问;回国后,身为《美文》主编,张罗了“报人”第三届散文奖,呼吁靠深入现实一线媒体人的眼睛,恢复散文的活力,加强散文和生活、现实之间的联系。

忙里偷闲,他在写一部反映中国人100年生活变化的长篇小说。

“我们常听到由衷的盛世之说,也常看到惊心的危机之相。改革在深化,社会进入转型期,从未如此富裕,从未如此焦虑贫富差距、分配不公、腐败泛滥、诚信丧失,连同社会问题,信仰问题、法治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这个时代决定了我们的命运,用文学记录、表达这个时代。”贾平凹用浓浓的陕西话说。

《废都》让我被动,也让我主动

南方周末:此前很多国家请你走出去,你都拒绝了,为什么?

贾平凹:我刚刚出道时,外国翻译我很多作品,大概有十几种文字,法语版本最多。当时很多翻译者和评论家、出版人都和我有联系。1991年我去过美国,参加《浮躁》英文版在美的首发式,跑了纽约、华盛顿、丹佛、洛杉矶。国外时兴搞读书会,每到一个城市,都让我用陕西话念小说。当时聂华苓就让我唱一首民歌,理由是音乐是最好的沟通。后来我唱了《浮躁》里引用的陕南民歌,没想到读者都鼓掌,效果很好。

后来因为《废都》惹了事,一下被打入冷宫。我干脆就隐居,借机躲开社会活动,到乡下躲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所有的出国活动也都拒掉了,就连《废都》获得了费米娜奖,我也没有去法国领奖。后来,法国给我颁“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也是在北京法国大使馆领的奖。二十多年来一门心思写小说了。

南方周末:选择了回避,也会丧失很多机会。你不后悔吗?

贾平凹:中断和国外的联系,是主动也是被动的选择。小时候我总也长得不高,长得不高的人,一般不愿到人多的地方去。尤其我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分子之后,我就更加把自己封闭起来。

纯文学市场一直不太好,全世界都萎缩,书卖不了多少,还需要出版社、版权人和翻译家帮忙。出版社给版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