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志·虹膜】从名妓花榜到明星选举

评选“影帝”、“影后”之风始盛于民国。“电影皇后胡蝶”、“电影皇帝金焰”这些名词,常被今人与十里洋场、大上海旧时风月联系起来。然而当时也有拒绝这些称呼的艺人。例如,周璇曾在公开信中称自己“学识技能,均极有限,对于影后名称,绝难接受。”

之前网上曾盛传一则《新华社新闻报道禁用词》,社会生活类禁用词第四条写明“对文艺界人士,不使用‘影帝’、‘影后’、‘巨星’、‘天王’等词语,一般可使用‘文艺界人士’或‘著名演员’、‘著名艺术家’等”。新华社并没有解释为何有这样的规定,正因此,其中种种“禁用”和“推荐使用”的词语背后折射出新华社的价值观值得玩味。

评选“影帝”、“影后”之风始盛于民国。“电影皇后胡蝶”、“电影皇帝金焰”这些名词,常被今人与十里洋场、大上海旧时风月联系起来。然而民国影坛也有拒绝这些称呼的艺人。爱运动的“电影皇帝”金焰曾在某次篮球赛上遇到影迷直呼“陛下”,并请求签名留念,谁知金焰反感这个名称至极,闻罢拂袖而去。他出生于朝鲜反殖民统治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因被日本宪兵追捕而流亡中国东北的齐齐哈尔,长大后受到左翼运动浸染,因而不难想象他为何对这个具有强烈“封建意味”的头衔不满。1941年金嗓子周璇也曾公开表示对《上海日报》评选所冠“电影皇后”名号的敬谢不敏。与金焰的桀骜态度不同,周璇在公开信中表示自己“学识技能,均极有限,对于影后名称,绝难接受,并祈勿将影后二字涉及贱名”。这则启事与周璇一贯布衣素服,不爱涉足声色场的低调形象相符。那么“电影皇后/皇帝”选举在民国影坛和观众群里到底有怎样的地位,是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创立并如何被消费的?要找回当日明星选举的原貌,得从清末名妓的花榜开始说起。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也就是废除科举的差不多前10年左右,常州秀才李嘉宝(字伯元)带着母亲和妻子到大上海谋生。这位曾经头名考中秀才,享有国家生活补贴的生员“廪膳生”终身未能中举,25岁从山东辞官回乡,29岁到上海办报,36岁开始在自己所办的《世界繁华报》上开始连载后来被人称为“四大清末谴责小说”之一的《官场现形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都风云变化的清末,江南的落第举子未必只有在渔樵耕读、乡塾或低层官吏的位置上静渡余生。新兴的报业为许多像李伯元这样的读书人开辟了另一片可供叱咤风云的新天地。

海外传教士与往来洋商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报纸,为商业和传教提供便利。这些报纸不仅仅提供船埠信息,也逐渐开始容纳包括政治、经济等内容的世界与本埠新闻。《新闻报》、《申报》等都属于此列。李伯元初到上海时所办的《指南报》也是这样一份在“西商指点下”创办的报纸,涵盖时事社会新闻和商业广告等内容。受到西方报人和当时其他国家(如英、法、日)所流行的娱乐小报影响,这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实习生 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