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影视角】《了不起的盖茨比》:关于盖茨比的一切

她是更善良单纯的戴西,他是更痴迷情深的盖茨比,故事里的丝丝寒意被鲁赫曼捂暖了,兑了雪碧的红酒会不会更好喝?电影的结局,盖茨比中枪之前,电话铃响起,他误以为是戴西打来的。小说里却刺破了泡泡,“我有一个想法,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来的,而且他也许已经无所谓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 (CINEPHILIA迷影/图)

“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菲茨杰拉德散文集《崩溃》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银幕改编从未成功过。原著小说实在太过家喻户晓,它美国现代文库评选的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中高居第二名,是诗人兼文学评论家T·S·艾略特口中“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是爵士时代最后的挽歌,它对美国梦的阐释超越岁月, 被选入美国高中语文教材。所以在美国,但凡是受过中学教育的观众,没有不熟悉这个故事的。

2013年夏天,澳大利亚人巴兹·鲁赫曼向《了不起的盖茨比》发起了第四次冲锋。时光倒流回到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长岛,随着叙述者尼克的视角,我们旁观了一场过于喧嚣的梦之悲剧。

新版《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视觉表现力上的确下足了功夫。制片人之一、也是导演的妻子凯瑟琳·马丁负责本片的美术设计,普拉达的华服,蒂凡尼的珠宝,确实赏心悦目。置景也极大限度的贴合原著的描述,从长岛到曼哈顿的必经之地灰烬谷,破损暗淡的广告牌上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电影中东卵汤姆和戴西的宅邸,是乔治殖民时期的建筑,豪华却平整典雅,不张扬。而无法挤入这块世袭领地,在西卵落脚的盖茨比城堡,就极尽奢靡时髦之能事,新老贵族的风格差异性一目了然。更不消说几场派对的热闹场面,天花乱坠。托了3D的福,海对岸戴西家门前的绿光闪得跟绿灯侠似的。

至于被不少影迷和爵士乐迷诟病的电影配乐,比如音乐总监Jay Z,Hip-hop的广泛使用,我反而认为不是电影成败的要害。

如果反映20年代的电影只能用20年代爵士乐(干脆只能用20年代的摄影机怎么样?),那《疯狂原始人》岂不是连歌都不能有了,只能嗷嗷叫?巴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实习生 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8)


有故事的*海*
回复

有故事的*海*

2017-02-21

还没看过原著呢

回复

2014-07-11

af

回复

2014-04-05

上方有个符号

回复

2014-03-24

这个南方周末文章都怎么分享啊

回复

2014-03-24

很喜欢那首young

回复

2014-03-07

如果诺兰能拍一部,必看

回复

2014-03-05

这本书真的非常棒!每一次看都很感动

回复

2014-03-03

突然想看看原著了

回复

2014-03-02

没看过原著,直接看的电影,抛开原著,就电影本身来说感觉不错,不过还是想找来原著看看。

回复

2014-02-27

错过

回复

2014-02-13

写的很忠肯

回复

2014-02-10

难怪。电影中追求“真挚”的爱情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回复

2014-02-05

我没有看过原著,所以看电影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和小说本身间有多大的差距,只是为盖茨比对黛西直至死时仍然执着的爱感到难过,为他感到不值。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没有立场说笔者是否评论得当,同样也没有立场说导演在创作时是否个人的情感因素左右作品太深,但是看完这篇影评我却很想立刻找来原著看看,基于这一点来讲,还是感谢笔者的。

回复

2013-11-19

个人觉得应该要伍迪艾伦来做导演,或许才能拍出原著包含的辛辣和沉郁吧。

回复

2013-11-12

希望波兰斯基能拍一次

回复

2013-11-08

伟大的盖茨比之所以说是“了不起”,并不仅仅因为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或者别人的势力、虚伪和虚荣反衬,这些东西根本不重要;本文作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是“梦想”,是他对“梦想”的执着,以及为“梦想”所付出的一切

2013-11-07

看完这片的时候,我以为盖茨比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的光明磊落,有人说他走捷径、触犯法律从而取得成功。而事实上,至少在感情上,他一直对黛西忠贞不渝,甚至甘愿替她顶罪。在对感情的专注上,无论是黛西还是她那个出轨的老公,都比盖茨比差了太多。电影其实是用黛西那些人的势力、虚伪和虚荣衬托了盖茨比的了不起,至少电影里的作者目睹这一切并觉得盖茨比是了不起的。 而楼主的意思是,原著里说盖茨比已经看透了黛西并且知道是自己把黛西想得太好了。其实我觉得电影里也不缺少这样的味道,只不过盖茨比到最后仍然甘愿自欺欺人,这也是爱得太深的缘故吧。 综上,电影与小说是有不少区别,但电影也不能算失败吧,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回复

2013-11-07

看完这片的时候,我以为盖茨比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的光明磊落,有人说他走捷径、触犯法律从而取得成功。而事实上,至少在感情上,他一直对黛西忠贞不渝,甚至甘愿替她顶罪。在对感情的专注上,无论是黛西还是她那个出轨的老公,都比盖茨比差了太多。电影其实是用黛西那些人的势力、虚伪和虚荣衬托了盖茨比的了不起,至少电影里的作者目睹这一切并觉得盖茨比是了不起的。 而楼主的意思是,原著里说盖茨比已经看透了黛西并且知道是自己把黛西想得太好了。其实我觉得电影里也不缺少这样的味道,只不过盖茨比到最后仍然甘愿自欺欺人,这也是爱得太深的缘故吧。 综上,电影与小说是有不少区别,但电影也不能算失败吧,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回复

2013-11-07

“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菲茨杰拉德散文集《崩溃》,既然毁灭,何不写一首属于自己幸福的小诗。

回复

2013-11-06

:-P

回复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