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国家富强了,就觉得英语没以前重要了” 中国人经历过的英语教学

人们希望通过解剖在中国已开展了150多年的英语教育,撬动沉重的高考改革,让它回归语言教育的本质。而据多位教育界人士分析,2013年的这次英语高考改革承担着减负、公平以及为英语降温的作用。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王胜男

在新东方一教学点,家长等待孩子下课。1990年代后期以来,民间英语教育机构受到各个年龄层次学生的追捧,其蓬勃发展是三十年英语热潮的一个缩影。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这是要降温了?”

当山东英语高考可能取消听力考试的消息传来时,山东省某重点高中英语教研组组长高望进(化名)读出这样的信号。

在中国已开展了150多年的英语教育,早已超越一门语言的意义,寄托着国家与个人改变命运的梦想。现在,人们又希望通过解剖它,撬动沉重的高考改革,让它回归语言教育的本质。

Mad about English

除了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曾经中断之外,一百多年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地位从未动摇。

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中国开始有系统专业的英语教育。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全国的中小学课堂外语课以英语课为主,自此英语融入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

1954年,英语的第一外语地位被俄语取代,甚至被取消;1964年又因中苏关系恶化等因素得以恢复;“文革”到来后则再次陷入停顿。

延续至今的全民英语热,始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31年的程鸣回忆,1977年恢复高考之初,只有报考外语专业才需加试英语。此后,英语分数比重由10%起逐年增加,1983年开始英语成绩按100%计入总分。英语也成为高考与语文、数学并列的中学教育三大基本科目。

1987年,在教育部推动下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在大学中施行。大多数高校选择将四、六级成绩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成为唯一一门必须从初中一直学到大学的课程。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2000年后,越来越多幼儿园开始引进英语教学。

不仅是课堂,1990年代后,随着出国留学不断升温,托福、雅思成为除中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外被议论最多的考试,英语培训学校得以迅速发展。成立于1993年的新东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回复

2014-01-14

作为一个八零后的尾巴九零后的开头 我恍然发现 自己乃至身边的同学们 为什么成不了“材”了 我们在疾呼中国没有大师没有诺贝尔奖的时候 怎么不去想想 学校里的老师们 他们连自己为什么要教我们知识 教育我们知识的目的都不明确 就在让我们拼了命的学习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可以因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而改弦易张的话 那么教育出来的人必定不是为了真理而服务 最终不过是是成为了政治体系中所需要的那个螺丝钉 这个我在学习教育学的时候就知道了 但是不同的是 我们的政府是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需要什么 而不是真的需要什么去教育培养年轻人 真可笑 英语重要也是政府说的 英语不重要了也是政府说的 一个事物可以如此就被改变了 可想而知当初的决策就是滑稽可笑的 反过来现在的决策难道就不是荒唐的吗 这样的教育就是拿国民做实验 这个不行换那个 拿国民的教育开玩笑 可悲 可恶

回复

2013-11-05

很不幸,我接受教育的年岁正是中国大陆处于最不幸的非常时期,一切一郗以阶级斗争为重,社会到处充斥暴力和戾气,英语是帝国主义的货色,于是中小学被强令取消了英语教学,以至我成年后连26个英文字母也不会认。后来老毛死了,社会上突然又重视起英语教育来,广播和电视有专门的英语教育节目,我也零星跟学了一些时间,英文写得很地道,可始终过不了发音和语法关 ,以至现在学起电脑来困难重重。现在又要刀砍英语教育,莫非重走回头路?

回复

2013-11-04

探索通过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真是扯,难道现在的小学语文和中学历史还不够正统,不够"教育"? 不加大教育投入,左脑想教育,右脑想收入,怎么可能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国家的教育投入占GDP少得可怜。 窃以为这次英语改革不会造成英语的降温,而只会加大社会培训的热度!

回复

2013-11-04

这是个伪命题

回复

2013-11-04

对于我们这些擅长英语的人来说,高考不再重视英语是个利好消息,这意味着我们领域的竞争者会减少。因为英语总是需要的,而学英语的人却变少了。

回复

2013-11-03

但文章写的三纸无驴。纯属注水

2013-11-03

标题很具有吸引力

回复

2013-11-03

标题很具有吸引力

铁-泉
回复

铁-泉

2013-11-02

我考过考雅思 去机构上过辅导课 觉得雅思比中国的应试教育还要应试 老师教的都是解题的套路 但雅思是英国人搞的 如果按照现在人们反对高考英语的逻辑 雅思考试应试化严重就说明连英国人也不知道怎么检验别人的英语水平

回复

2013-11-01

中国学习英语的大潮的确影响着英语这门语言,我很赞同‘但日本实行的“考教分离”制度,使得学校只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应试技巧的传授转交给社会办学机构负责。“虽然同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起码教学方面能更加纯粹。’

回复

2013-11-01

英语在大学的用处很大。我自己是大学生,在大学许多先进的教材现在基本都是用英语写的。如果在高中减少英语学习的负担,在大学就会尝到苦果。我觉得改革英语考试是必要的,但是改革点应该更着重在语言的使用。例如听和说的能力。这是很多大学生的弱项。不能够依靠降低英语考试的分数来彰显母语教育的重要。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更希望在大学可以接触到更高的中文的语言教育,可惜许多学校都不重视。比起减分,在大学设立更多中文的必修课不是更好吗?

回复

2013-11-01

任何一门语言的教育都是科学。学习语言者需坚持不懈学习以及全方面的练习,实践,就能很好掌握,正如我们的母语。英语,当前作为一门全球范围使用的语言,对于个人及社会积极的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部分人不能很好使用这项重要语言工具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得当,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热情而最终放而不能说其不重要。中国的下一代需要有掌握应用这项语言工具的素质。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而言除了学科本身承担的功能性,还有重要一部分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各种不同学科的学习,研究过程带给学习者的对于一项事物的理解总结和思维的能力,,,学生从中可以获得除实践使用之外更大裨益。。。应该好好研究英语教学方法为下一代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要令他们因为多次尝试努力没有结果而最终抵抗英语学习。各种形式考试是为了监督和有效检验学习效果,匆忙取缔及所谓降温是逃避没有解决的问题。 更不应当狭隘得将一门外语的学习和母语学习对立或分出轻重,中国的悠久文化是我们的骄傲,她就在手边!两门学科的学习相互并不削弱,给学习者自身的益处也不同。 重点在于对英语教育及考察方式的合理改革,大范围有效改善学习者学习效果。教育不能不成功就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