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楼影院】《立春》:我们都要这样走过去

相比电影《立春》这个名字,我更喜欢它的英文译名:And the spring comes,如果直译成中文,应该是“春天来了”。而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却与电影故事格调丝毫不协调:季节的春风吹了几十年,人生的春天却一直没有到来。无论是对理想,还是爱情。

电影《立春》剧照。 

相比电影《立春》这个名字,我更喜欢它的英文译名:And the spring comes,如果直译成中文,应该是“春天来了”。它容易让人想起雪莱的《西风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却与电影故事格调丝毫不协调:季节的春风吹了几十年,人生的春天却一直没有到来。无论是对理想,还是爱情。

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少数”往往意味着叛逆、病态、疯狂、不被“多数”理解。无论是任何时代任何艺术形态,无论是80年代、90年代、甚至今天,抑或是对于歌剧、绘画、舞蹈、或者文学。因而,那些天生敏感的艺术心灵,注定只能游离于主流之外。他们被放逐在偏僻的小城市,他们潜伏在庸俗的人流中;他们孤独而又傲慢,他们固执而又敏感,他们渴望爱却得不到爱,他们碌碌无为而又不甘平庸。他们是这样一个被迫沉默的群体,他们的一生繁华或者潦草,少有人知道。

顾长卫给我们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偏远的小城市的故事。一个一心要唱到中央歌剧院的小城女音乐教师王彩玲,一个考了五年中央美院未中还准备该户口接着再考的青年画家黄四宝,一个昏天黑地跳了几十年芭蕾舞的男人胡金泉,还有突发奇想要学唱歌的工人周瑜,和费尽心机渴望成名的高中女生高贝贝。他们是一群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但生活容不下一丝理想的空间,所以影片一开始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和苦闷、到结局则是辛酸,甚至残忍。他们穿越时空,与我们休戚与共。

我相信在每个人漫长的一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为了某件事感到怀才不遇,即使心灵再麻木思想再平庸不过的人,他也有过想法无法实现的不甘心。而对另一些人而言,他们的一生都在这种压抑的境遇中度过,那是一份怎样的感受呢?我很惊讶顾长卫在凤凰卫视的一次访谈节目中说的话,他说他自己并不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这部电影也并非他自己的身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0)


回复

2015-05-01

难得的好影评!把我多年混沌的感受总结成文了!

回复

2014-01-09

电影拍的很好,人物演技很高。电影应该回归生活,回归人性,电影<<立春>>做到了。它将真实生活中人的行为和思想表现的很丰富。

回复

2013-12-31

文章比电影好

回复

2013-12-17

顾长卫

回复

2013-11-05

十八届三中全会会是另一个“立春”?

清溪行
回复

清溪行

2013-11-04

宁缺毋滥。

2013-10-23

我觉得最后的结局有些悲哀却并不悲凉并不残忍,王彩玲虽然没有实现艺术理想,但终归坚持了一些东西:比如她宁愿领养一个孤儿,也没有随便找个男人嫁了,这是对爱情对婚姻的负责任,仅这一点体现了高出流俗的人性光辉。

清溪行
回复

清溪行

2013-11-04

而且我们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2013-10-25

命运谁都得承受,看点在于大家都在努力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大多数方式在我们看来,因为不甘于平庸,不愿模仿的占一部分;因为想要创新,不愿守旧的占一部分。在保守的环境中创新最大的成本,是人们接受创新的态度。如果人们不接受你的胡闹,要么坚持,要么顺从。后者将匕首深植心窝;前者将匕首投向人潮,于是成本就这样血淋淋的呈现了。这时,才唤醒了大家的原始意识,原来我们都是人,应该明白的就是这一点。

清溪行
回复

清溪行

2013-11-04

何为梦想?

回复

2013-10-29

喜欢这篇文字,找出影片看一遍,会爱上的。

回复

2013-10-28

为什么要把艺术与叛逆。病态、疯狂、不被“多数”理解。联系在一起。它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正面的文化、

回复

2013-10-27

令人深省

回复

2013-10-25

虽然没看过立春,却很喜欢这篇文章,估计自己也是个边缘化的人吧,很能理解里面的感触。。。

回复

2013-10-25

从王彩玲身上,看到了我们或多或少的影子。

回复

2013-10-25

梦想和理想的区别吧

回复

2013-10-25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回复

2013-10-25

这是我看过的立春的最好的评论。

回复

2013-10-25

命运谁都得承受,看点在于大家都在努力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大多数方式在我们看来,因为不甘于平庸,不愿模仿的占一部分;因为想要创新,不愿守旧的占一部分。在保守的环境中创新最大的成本,是人们接受创新的态度。如果人们不接受你的胡闹,要么坚持,要么顺从。后者将匕首深植心窝;前者将匕首投向人潮,于是成本就这样血淋淋的呈现了。这时,才唤醒了大家的原始意识,原来我们都是人,应该明白的就是这一点。

回复

2013-10-25

有时候别人的刻薄只证明那个胡闹的人很天真,人不畏死亦不畏言,只是在活自己,那顾得了旁白的误解。

2013-10-21

央视第十放映室曾经刻薄地评价了这部影片,这就更加证明了片中人物的尴尬处境,非主流的理想主义者甚至在非主流的理想主义影片中露一小脸也已经成为奢侈,这个国家竟然如此缺乏宽容。

回复

2013-10-25

不随便糟蹋别人,也不刻意糟蹋自己,谁也欠不着谁的。

2013-10-23

我觉得最后的结局有些悲哀却并不悲凉并不残忍,王彩玲虽然没有实现艺术理想,但终归坚持了一些东西:比如她宁愿领养一个孤儿,也没有随便找个男人嫁了,这是对爱情对婚姻的负责任,仅这一点体现了高出流俗的人性光辉。

kanghying
回复

kanghying

2013-10-24

And the spring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