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快评】应把治污费用从GDP中剔除

中央财政近日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专家说,这些投资将推动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产出比50亿多更多的GDP。可惜这不过是挖坑填坑式的GDP:雇人挖一个坑产生了GDP,再把这个坑填了又产生了GDP。这中间有任何财富的创造吗?

责任编辑:史哲 陈斌 蔡军剑

在北京深受灰霾之苦的童鞋有盼头了。中央财政近日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

有专家出来说了,这些投资将推动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再加上乘数效应,会产出比50亿多更多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13-10-25

由于起点低,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从成本角度、可执行角度是必然选择,太理想主义

回复

2013-10-23

貌似人们需要的不是那些硬邦邦的数字,而是切切实实的生活质量。

回复

2013-10-23

谁污染,谁治理

findxu
回复

findxu

2013-10-22

你特么SB别在这里发广告!恶心,牛皮癣搞到这里来了。问候你全家族姐姐妹妹。

回复

2013-10-22

先发展,后治理;现实上是污染了,不治理。

回复

2013-10-21

决策者比你聪明,但决策时比你笨,呜呼者。不多也。

回复

2013-10-21

中国应取消干部任免制,采用从地方直接选举市长、县长。市县之长的任期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GDP就不是重要的选项了。

回复

2013-10-21

昆明市的北京路就是这种,挖了填、填了又挖,各个专业不协调,铁道专业,给排水专业,弱电,交通专业。。。。。昆明的GDP又增加了十几个点!

fun318

2013-10-21

“雇人挖一个坑产生了GDP,再把这个坑填了又产生了GDP,最后地面恢复了原样,统计上是多出了两堆GDP”可以考虑下,用“两个人各吃了一泡牛粪就各创造了100万GDP”这个举例么,我特喜欢这个例子

fun318
回复

fun318

2013-10-21

“雇人挖一个坑产生了GDP,再把这个坑填了又产生了GDP,最后地面恢复了原样,统计上是多出了两堆GDP”可以考虑下,用“两个人各吃了一泡牛粪就各创造了100万GDP”这个举例么,我特喜欢这个例子

回复

2013-10-21

谁污染,谁治理,这条法规早已经出台,只是当局未落到实处,形同虚设。正是有了污染,才有了我们治理污染这一行,貌似是在创造GDP,可笑。

回复

2013-10-21

但是如果真的推行“谁污染,谁治理”权责一致的政策,恐怕又会弄出许多的伪造数据和表面功夫,最后浪费的是社会资源,遭殃的还是百姓。 “谁污染,谁治理”权责一致适合的应该是有雄厚经济能力的发达企业,对于我国国内一中小企业为主流的现状并不合适吧。 另外,在企业大气污染的同时,它所生产的的产品也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进,因此这样的评论未免有些片面吧。

回复

2013-10-20

人均GDP又有提高了~~~

阳光
回复

阳光

2013-10-18

搞经济建设实际的行不?

回复

2013-10-18

我也赞同,只有做到谁污染谁治理才有根本上的作用

liziwp
回复

liziwp

2013-10-18

产生50亿元的污染,用50亿元可治不回来的。

bspy
回复

bspy

2013-10-18

2-1=3

回复

2013-10-18

凯恩斯“有形之手”的“中国表达”。

回复

2013-10-18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