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的阴错阳差

有学者认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这一小时中讨论的焦点是颁奖词中的“证实”一词。如果没有证实,任何理论都无法获得诺贝尔奖。但CERN在公布实验结果时并未说“证实”,而是说结果强烈暗示新粒子是“一个希格斯玻色子”。

责任编辑:朱力远 实习生 蔡佳茵 王煦

2012年7月4日,恩格勒特和希格斯(右)首次在CERN见面。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希格斯被当成像摇滚明星一样的人,而更早提出这一理论的人只是勉强被人认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阴错阳差的效果呢?

“如果到明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对这项研究会看得更加深入……”

2012年诺贝尔物理奖揭晓后,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的奈特(Sir Peter Knight)爵士用这种虚拟语气谈论希格斯机制的落选。

2013年10月8日,这种假设变成了现实。两位退休教授,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弗朗索瓦·恩格勒特(François Englert)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皮特·希格斯(Peter Higgs)在众人期待中摘得桂冠。

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他们“在理论中发现了有助于我们认识亚原子粒子质量起源的机制(注:常被称为希格斯机制),而且它所预言的基本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俗称上帝粒子)最近也由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的ATLAS和CMS实验发现,从而得到证实。”

希格斯难寻踪迹

瑞典皇家科学院尝试了所有号码,都未能第一时间与低调的希格斯取得联系。朋友兼同事沃克说,希格斯不用手机、电脑和电子邮箱,而且几天前就已经出门,连他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为此,《卫报》刊文时选用了一个带有吐槽性质的标题:“获诺奖后的希格斯像希格斯玻色子一样难寻踪迹”。

希格斯确有远行计划,但并没有付诸行动。“说来也奇怪”,希格斯解释道,当时他独自一人在爱丁堡的一个旧港口享用午餐。品尝了汤和海鳟鱼,喝过散装鲜啤酒之后,他在回家路上被人叫住了。“一位六七十岁的女士下了车,自称是我之前的邻居……听到消息后来向我道贺。我问,‘什么消息?’”此时,希格斯才从她的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