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之罪? 爱丽丝·门罗中国遇冷记

1981年6月底,爱丽丝·门罗和曾作为加拿大作家代表访问中国。回国后门罗将她的中国之行写成了散文《透过玉帘》。在散文中,她表达了对座谈会的失望:“(中国)作家们比我预期的还要谨慎些——和我们根本没有多少交流。”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龙健 蔡佳茵 王煦

诺贝尔文学委员会给爱丽丝·门罗的颁奖理由只有八个字: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CFP/图)

对于中国人来说,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意外”。

大部分人看好的是村上春树,阿多尼斯也被认为是热门。爱丽丝·门罗获奖消息公布后,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公司普及出版部总编林道群发了一条微博:“昨天押阿多尼斯获奖。”配发的照片是一本新书的封面:阿多尼斯的诗歌集《时光的皱纹》,图书的封面和书脊上赫然打出了“诺贝尔文学奖阿多尼斯”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志。

排在博彩公司赔率榜前10位的作家,大部分都有中文译本,除了匈牙利作家彼得·纳达斯和韩国诗人高银。

以短篇小说见长的门罗,也有中文版作品问世,不过只有一部《逃离》在内地出版——2009年由新经典策划、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一共印了5万册。

台湾也曾出版过门罗的两本书:2003年出版的《感情游戏》和2007年出版的《出走》(即大陆版《逃离》)。

其实门罗对于博彩公司来说,一直是获奖热门:2012年门罗在博彩公司立博的诺贝尔文学奖预测名单上,收盘时位居第三位(8/1);2013年门罗在收盘时位居第二,仅次于村上春树(4/1)。

如果不是各种“阴差阳错”,门罗在中国至少有7本书应该被出版。

有点失望;大失所望

爱丽丝·门罗的50岁生日是在广州过的。

1981年6月底,应中国作家协会的邀请,门罗和罗伯特·克劳耶奇、艾黛尔·怀斯曼等其他6位作家,作为加拿大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

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的丁玲出面接待,安排的行程是参观北京、西安、广州、香港,并在北京和王蒙等中国作家进行一场座谈会。

加拿大作家们在广州参观时,恰逢爱丽丝·门罗的50岁生日,一路陪同的中国作协外事办工作人员,还专门给门罗办了生日晚宴,让她很感动也很意外。“如此过50岁,实在美妙。这是我生命中最精彩的生日。”

“我不记得和爱丽丝·门罗见面时的地点和场景了,时间太遥远了,我这辈子参加的文化活动实在太多了。”2013年10月13日,王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王蒙那时是北京文联的专业作家,担任北京作协副主席。他与另外几个作家,和这7位加拿大作家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当时,中国作家们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中国文学即将脱下“伤痕文学”的外衣。从新疆回到北京的王蒙,发表了《杂色》、《歌神》、《夜的眼》等系列作品,是焦点人物。

回国后,7位加拿大作家联合写了一本书《加华大:七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回复

2013-11-24

不错

回复

2013-11-13

Hao

回复

2013-11-10

敬佩

回复

2013-10-31

你都看不到翻译过中文的作品,何谈鉴赏力!

2013-10-19

中国人的审美 鉴赏力 追随国外各项大奖 没获奖前是欣赏不了的

回复

2013-10-30

不错

回复

2013-10-27

在文学的道路上并不是得了诺贝尔就标志着这位作家的作品就真的是number one,只是从某方面来说符合诺贝尔这三个字,当然也正是这次的评比也让我们关注了这位82岁的老人家。

回复

2013-10-25

本人覺得,妳們幾大文藝出版機構都好傻好功利噢〜

for something
回复

for something

2013-10-22

爱丽丝门罗

回复

2013-10-22

国内出版社看门罗的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多一些。

bulagezhiye
回复

bulagezhiye

2013-10-21

音乐没有国界,文学应该给同样,好的作品就该流转,

回复

2013-10-21

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作品和作家

回复

2013-10-21

甚是认同啊。

2013-10-20

只能说中国作家关心的并不是作者,而是作品本身的价值、

回复

2013-10-20

出版商势力这是的的确确的,但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读者”的势力,中国人一直是喜欢跟风的。没主见。

2013-10-19

中国出版界充满着没有眼光的势利眼。

回复

2013-10-20

当然,她的“实力”得认可,但类似于这样的报道真的是够了......

2013-10-20

有必要把这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刊成大标题吗?!先不说咱当时不知道她现在得奖再者咱们国人到老外那去明的暗的又有几个受了待见?!

回复

2013-10-20

有必要把这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刊成大标题吗?!先不说咱当时不知道她现在得奖再者咱们国人到老外那去明的暗的又有几个受了待见?!

回复

2013-10-20

只能说中国作家关心的并不是作者,而是作品本身的价值、

回复

2013-10-20

作为中文系的,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回复

2013-10-19

中国出版界充满着没有眼光的势利眼。

回复

2013-10-19

中国人的审美 鉴赏力 追随国外各项大奖 没获奖前是欣赏不了的

回复

2013-10-18

一直等南方周末写的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