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怪胎”

黑龙江农垦一直为体制所困,不是农垦总局不愿意放弃政府职能,而是不管下放地方还是进行公司制改造,都因“钱”字挡道而难以改变。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徐庭芳

黑龙江农垦总局是北大荒这片4260 万亩耕地的最高管理者。 (CFP/图)

黑龙江农垦一直为体制所困,不是农垦总局不愿意放弃政府职能,而是不管下放地方还是进行公司制改造,都因“钱”字挡道而难以改变。

北大荒博物馆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一百年前有人说,黑龙江是北大荒,如今人们都说,黑龙江垦区就是北大荒。

令人惊诧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黑龙江垦区依然像一块计划经济的化石,在这里上演的也依然是旧戏码。

黑龙江农垦总局是北大荒这片4260万亩耕地的最高管理者,下辖114个国有农场、54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93家非国有企业,以及至少750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乃至公检法也都“五脏俱全”。

黑龙江农垦总局扮演着一个暧昧不明的角色——承担企业经营职能同时又承担着社会和民生职责,亦城亦乡、亦农亦工、亦政亦企。

其实,早在1992年十四大之后,中国各地农场都逐渐开始公司制改造或属地化管理,唯有黑龙江农垦系统在一波三折的试点之后,仍难以改变。

下放地方,两次试点失败

黑龙江省也曾尝试让县承担起社会职能,让农场与地方政企分开,但两次试点都以失败告终,原因都是因为钱。

1992年之后,中国各地国营农场的改革开始。这波改革中,农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回复

2014-12-10

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回复

2014-12-08

隋是垦区的皇帝,而垦区的大老虎和苍蝇之多是你无法想象的!小到生产队长大到农场场长管理局局长无一不贪!垦区作为历史遗留下的产物可以说是一个独立垄断极其腐败的王国!它已远离现今开放法制的中国主流社会,这样的政体的存在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畸形怪胎!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回复

2014-08-26

农垦人,不敢评论,分享都得硬着头皮,怕明天被带走

回复

2014-08-24

现在还在搞内部政企分开,你们相信吗 ? 

回复

2014-03-02

在这里我说一句,以上说的太对了,它不只是怪胎还应称它为国中国。它的体制是到该改的时候了。中央巡视组为什么不到黑龙江农垦来调查,还有这里的每个分局都应该查一查。期盼,期盼。

panrenzaishu
回复

panrenzaishu

2013-12-14

那也就是说,东北虽然有很多土地,但是所有权不在农名手上,反倒要从国营农场租赁。这中间的租价是没有讨论的空间的。而且收购是交食物而非现金。看来离市场经济确实很远啊。

2013-12-14

土地所有者是农垦,农工只是租赁农垦的土地进行耕种,说的坦白一点,就是买农场的地种,农场说多少钱一亩,农工就拿多少钱,而后进行耕种,秋天收获的粮食先交到场里,剩下的才可以自己卖

回复

2013-12-14

在黑龙江垦区,怪胎不怪,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回复

2013-12-14

土地所有者是农垦,农工只是租赁农垦的土地进行耕种,说的坦白一点,就是买农场的地种,农场说多少钱一亩,农工就拿多少钱,而后进行耕种,秋天收获的粮食先交到场里,剩下的才可以自己卖

panrenzaishu

2013-10-11

没有搞懂其中的关系,谁是土地所有者,谁是经济收益者,然后资金是如何分配,还是雾水。

回复

2013-10-17

计划经济的产物,最终只能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回复

2013-10-12

把土地还给农民就可以了,这些人不过是为了手里的权力

回复

2013-10-12

为何不能回归农业本质。上下一起承担农事的前应后果,种的好有饭吃种的不好大家一起喝风。

回复

2013-10-12

这些都是那个年代催生出来的怪胎。

回复

2013-10-11

不是不能改,是他们不想改,要那么多机构干什么,还市啊、县啊、乡啊,把官员们撤了,把土地交给职工就完了吗

回复

2013-10-11

国营农场的体制,同原来人民公社的体制本来就是相通的,实行的都是一元化的领导,只是在所有制制度上的差别!人民公社社乡镇政权机构代替了,成为了基层政权的一个单位,国营农场还是原来的国营农场,但政府的职能没有了,农场内部强制推行家庭农场承包,集约化、机械化的农场生产要素被支解了,财政预算体制也等同于农村的大包干,这叫改革吗?这是倒退!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记者提出了农垦“怪胎”这个概念,的确值得农垦人思考,也希望新一代领导人能从农垦的实际出发,考虑农垦的历史地位与未来发展对新型农业的示范性!

2013-10-11

何止是北大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那么多年了体制还是那样,国家为了一个稳字牺牲了多少人的利益

回复

2013-10-11

一个“钱”字很好写,钱从哪来才是根本!农工之困、农场之困、农垦之困在哪里?一个农场,本以农业生产为重点,一切都必须围绕农业生产来展开,首先想到的是搞党、政、企,人大、政协、公检法那些根本没多少事的名目繁多的机构,县也好,镇也好,弄那么多机构与上面的管理相对应,农场、农工能养那么多闲人吗?谁要搞这些机构,谁就出钱养这么多机构的人! 国营农场就应该有国营农场的特色,国营农场为什么不能仿效原来人民公社的实行党政企一元化领导的管理体制?职能无法分开的为什么非要分开,本该集约化生产的为什么非要分田单干?还不是因为一些人习惯于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唯命是从的臣仆心态!说到底就是职能分开就难授予相应的职权造成的!

2013-10-11

我也一样,基本情况没有介绍,或者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回复

2013-10-11

我也一样,基本情况没有介绍,或者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panrenzaishu

2013-10-11

没有搞懂其中的关系,谁是土地所有者,谁是经济收益者,然后资金是如何分配,还是雾水。

回复

2013-10-11

别说那么多了,知道错,还不改,不是无视群众疾苦,就是官僚主义。

panrenzaishu
回复

panrenzaishu

2013-10-11

没有搞懂其中的关系,谁是土地所有者,谁是经济收益者,然后资金是如何分配,还是雾水。

2013-10-10

这篇文章写得很透彻,也很有代表性,应该让耕者有其田。

回复

2013-10-11

建议:农场职工就地转为农民,农场领导直接人道消灭。不信改不成功

回复

2013-10-11

何止是北大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那么多年了体制还是那样,国家为了一个稳字牺牲了多少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