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上帝粒子”预测者获奖
10月8日,比利时科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和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Peter W. Higgs)因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恩格勒今年81岁,希格斯84岁,两人于1964年各自提出了希格斯玻色子理论。
希格斯玻色子是一个不稳定的粒子,它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衰变到其他粒子,实验学家必须通过测量这些衰变的粒子来观察希格斯玻色子。图为ATLAS 在2012 年侦测到的一个希格斯玻色子衰变到4个缪子(muon)的候选事件。
诺贝尔奖官网消息,10月8日,比利时科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和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Peter W. Higgs)因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据诺贝尔奖官网,两位科学家的获奖理由是“理论性发现了一种机制,有助于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最近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ATLAS和CMS实验所发现的预测中的基本粒子对其进行了确认”。
希格斯波色子是物理学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理论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该理论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核心部分——该模型描述世界是如何建成的。通过标准模型,从花、人类到恒星、行星,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粒子组成。这些粒子都受力控制,让万事万物行其道。
整个标准模型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粒子存在的基础上,这种粒子即希格斯波色子。希格斯波色子自旋为零,其他粒子在它的作用下产生质量,为宇宙形成奠定基础,因此也被称为“上帝粒子”(God particle)。
1964年,恩格勒和希格斯分别提出了该理论(恩格勒当时与现已故的同事Robert Brout一同提出)。2012年7月4日,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希格斯波色子的发现证实了该理论。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简介
François Englert,比利时公民。1932年出生于比利时埃特尔贝克(Etterbeek),1959年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该校荣誉退休教授。
Peter W. Higgs,英国公民。1929年出生于英国纽卡斯尔。1954年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爱丁堡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网络编辑:瓦特
上帝的粒子?立此存照! 2013年诺贝尔物理奖:“上帝粒子”发现问鼎,这对英国人希格斯以及LHC来说,可是个等待了数十年的好消息。可是,笔者要指出的是,这恐怕是主流物理界所犯的最初级,最愚蠢的错误:物质的质量竟然被认为可以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质量是所谓的‘惯性质量’,由所谓的‘希格斯粒子’及‘希格斯场’提供;另一部分则是所谓的‘引力质量’,由尚在猜测中的所谓‘王粒子’提供。然而现实是只要具有质量,那么就同时具有引力和惯性!God会愚蠢到创造只有惯性质量的粒子吗?No!恐怕只有脑残的物理精英才会干这样的傻事,并自以为发现了God创世的秘密。 其实,自所谓的‘夸克’被‘发现’以来(之所以在发现上打上引号,是因为迄今为止一直未找到单独的,带分数电荷的所谓‘夸克’。于是另一谬论:‘渐进自由’又得了诺奖!)物理精英们一直就在犯错误,并荒谬地靠‘错误’得到诺奖! 消息够坏的了!不是吗? 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那就是:粒子物理的精英们至多也就是这一次因错误而获奖。即使他们想犯错误,也绝不会有下一次了! 未来的粒子物理,必将彻底颠覆现在的,‘形而下’的,漏洞百出的所谓‘标准粒子模型’。而本人提出的,‘形而上’的,超越物质的‘终极离子模型’将给粒子物理的探索画上句号! 粒子物理将被制造出的微型黑洞而终结! 剩下的问题是,科学精英们何时才会醒悟呢?须知制造黑洞的物理实验实在是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