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精选】不计后果的心灵

每一个个体都会有自己的人生目的,这构成了自在社会的丰富多样,形成了幸福、仁慈、责任、力量、智慧、宽容等客观价值,而假如有人宣称全体人类只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无论这个目的是多么高尚,它都一定会是强制性的,都会导致自在社会的价值颠覆和实现手段的专制。

阿瑟·库斯勒的《中午的黑暗》是一部政治小说,也是这位英籍匈牙利裔作家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在兰登书屋“现代文库”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排名中,《中午的黑暗》名列第八。1938年,库斯勒曾以德国共产党员的身份,去了一趟苏联,回来后便与之决裂。这部小说便是他此次经历的思考结果。小说出版于1941年,原稿是德文,由库斯勒的女伴哈代将其译成英文。作为一部反极权主义的小说,有人甚至认为它比奥威尔的《1984》还要重要,而奥威尔本人对此书的评价则是:“其最具价值之处,很可能在于它是一份莫斯科‘招供'的解释,由一个从内部了解极权主义手段的人所写。”此书一经出版,便遭到苏联和西方左派一致抨击。二战后,法国左翼党派曾将此书全部买下,予以焚毁。这一事件引起许多法国人警觉,促成了战后全民公决产生第四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就是限制总统的权力。

奥威尔从来没有去过苏联,库斯勒则不但赶上了莫斯科审判的末尾,看到那些被捕者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行,而且还听到布尔什维克领袖当年得到德皇资助回国革命,以及斯大林篡改领袖遗嘱的传闻。在小说的扉页上,阿瑟·库斯勒写道:“本书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决定他们行动的历史环境则是真实的。尼萨·鲁巴肖夫这个人的一生是所谓莫斯科审判的许多受害者的一生的综合。作者认识其中好几个人。本书谨献给他们作为纪念。”据说书中主人公鲁巴肖夫的原型就是布哈林,他在审判中发言时,否认了关于他和其他被告受过酷刑的说法,并指责这些流言是西方的反动宣传。许多西方左翼人士也相信审判是公正的,被告没有受到任何强迫。小说试图回答当时许多西方人大惑不解的疑问,即在莫斯科审判中,那些老布尔什维克怎么会如此卑微地公开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苏联政府是否掌握了什么秘密的审讯手段?

对西方人来说,这些布尔什维克在历史上很难找到先例,他们的确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面对敌人,他们往往是坚贞不屈的战士,但面对组织,他们却不敢充当英雄。作者通过鲁巴肖夫这个人物,第一次揭示了他们是怎么思考和行动的。像所有监狱小说一样,库斯勒描述了日常的狱中生活:往事回忆,夜间审讯,白昼放风,囚犯敲击墙壁来传递信息,最后的处决等等。作者在西班牙内战中曾被捕入狱,这些细节描写应当与此经验有关。但小说并没有详细描写人物关系和性格,也没有多少复杂的情节,它的重点在推理。这些建立起新世界的革命者不是一群狂热的宗教信徒,他们的目标和自我牺牲绝不是非理性的,而是理性的,有着自身的逻辑。主人公鲁巴肖夫是一位前党内高级领导人,长期在国外从事地下工作,由于对“第一号”党内斗争的政策产生怀疑,结果被捕入狱。全书情节围绕审讯员如何说服他真诚承认自己的罪行展开,三次审讯穿插着大量对话和心理描写,或者说是一种基于历史逻辑的推理。

《随笔》2013年第5期 出版:《随笔》杂志社

起初,鲁巴肖夫不承认自己有罪,而认为是组织出了问题。他反思革命的初衷是“梦想掌握权力,目的是废弃权力。梦想统治人民,目的是让他们戒掉被统治的习惯”,如今革命者的梦想正在实现,但权力却变成了他们唯一的目的,不再代表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原则都是对的,但是我们的结果却错了,这是一个有病的世纪。我们以显微镜的精确诊断了疾病和起因,但是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应用手术刀,总是有个新伤口出现。我们的意志坚定纯真。我们应该得到人民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