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人饿死的推手

一天中午,拄根竹棍的七旬老人张科廷说自己吃不饱,哀求给他舀干点。我硬是从老人的缸子里舀出一瓢较干的,又添入一瓢清汤……老人低头含泪,默默离开。哪料到,第二天就传来老人咽气的消息——我可是老人弃世的直接推手啊!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回应“谁来向饿死者道歉

2013年9月12日《南方周末》读者来信

我就是应该道歉的其中一人。开初,全体社员“敞开肚皮吃饭”,可好景不长,两个月时间不到,上级就下了“以人定量提饭回家”的规定,每人饭量只有4两,老人小孩还要打折。那时,我是公共食堂的炊事员,负责分饭:把煮好的稀饭倒在一口大缸里,其实只有少许饭粒,用长瓢不断搅动,尽量让米汤、饭均匀,再分配到大案板上各家各户的盆盆罐罐里。可每次都会被饥饿的乡亲们指责分配不公,听得我心里很窝火。

一天中午,拄根竹棍的七旬老人张科廷说自己吃不饱,哀求给他舀干点。我就说:没吃饱,晚上让你吃一顿饱的(指批、斗、吊、打)。接着,我又示意:你看,人家的饭比你的还稀得多。我硬是从老人的缸子里舀出一瓢较干的,又添入一瓢清汤……老人低头含泪,默默离开。哪料到,第二天就传来老人咽气的消息——我可是老人弃世的直接推手啊!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不敢回想,如今只想诚恳地向张老爷子说声对不起!

网络编辑:李兴丽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13-10-12

毛主席:你说点什么?

回复

2013-10-11

时代很真实,真实是一种痛。

回复

2013-10-10

想起一句所谓的老话-----三年自然灾害也饿不死厨子! 咳。对比现在,就珍惜吧!

王串 湖北 汉川
回复

王串 湖北 汉川

2013-10-04

那 你还好意思 继续拿我党的退休金??? 我去年买了个表……

回复

2013-10-04

现在还有人怀念那个时代,所谓的激情四射,所谓的红色年代,所谓的伟大领 袖,一个口口声声说“为人民服务”的领袖,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老百姓的力量太小,全靠官府指条活路,官府出了差错,让百姓怎么活?愿时代正常点,草民可以得到温饱,有圣人在世,可以小康,可以安居乐业。

回复

2013-10-02

谁还记得那个年代的饥饿,又有谁还了解1942那一年的河南。

回复

2013-10-01

甚么是五六十年代的底色?这就是。有谁愿意回到那个年代去啊?

回复

2013-09-29

在那个年代,能活下来就是上苍给的。愿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