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人文问题也是公共问题
我们提倡的公德如五讲四美、八荣八耻,学雷锋、学模范,等等,要是没有私德就未必会有成效。比如,爱国为“公德”的第一要求,但爱国有诚有伪,有人把爱国变为口头禅,以爱国为名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这是虚伪和不诚。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王彦入
“不含教育的纠正是平庸的虐政”
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最近撰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讨论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意义,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指明了方向。人的问题涉及诸多人文方面,如人的精神、人性、心灵、品格、修养,往往被归入私人的而非公共的领域。其实,这些也都是公共问题。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把倡导私德、开启公德作为现代国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一直到今天,公德与私德仍然是启蒙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梁启超的时代,他发现中国人最欠缺的,不是个人与个人的伦理道德(如君臣、父子、兄弟、亲戚、朋友之间),而是有关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民德”。我们不妨把完整的民德视为公德与私德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产物。两者都是价值观,前者是关于群体的,后者是关于个人的。正如梁启超所说,&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