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台湾政治转型的阵痛——王金平关说案背后的台湾社会

在选举的刺激下,国民党加速改革,但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两个分支,一个是马英九的理想派,试图彻底改变国民党的一切恶习,不惜壮士断腕;一派是稳健派,力图兼顾各方利益,保留缓冲地带。

责任编辑:史哲 实习生 王颖

马王之争让沉寂多年的台湾政治新闻激动不已。图为台湾《苹果日报》头版制图。画面中的搏斗之惨烈,让人浮想联翩。 (南方周末资料图)

客观上马王二人不存在零和博弈,这使得马王之争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斗争之说稍显无稽。

在选举的刺激下,国民党加速改革,但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两个分支,一个是马英九的理想派,试图彻底改变国民党的一切恶习,不惜壮士断腕;一派是稳健派,力图兼顾各方利益,保留缓冲地带。

国民党的改革会继续,立法院的变革会开始,国民党不会分裂,在下一次选战到来,蓝营会重新同仇敌忾。

台湾许久没有重磅新闻了,李涛的“2100全民开讲”关了,邰智源的“全民最大党”停了,没有现实的政治大戏,新闻哪能好戏连台。台湾媒体同行为新闻收视低迷郁闷,就连曾经打扁挺马的人也会突然想起陈水扁——他那有事生非、无事也生非的个性做派,总能带来收视;而马英九这位好好学生,没有绯闻、丑闻,连动静也不大。

但马英九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重磅炸弹。2013年9月8日,台湾的一号人物拔剑怒向二号人物,马英九愤怒于王金平居然为反对党党鞭涉案向司法部门进行关说。

对于关说案引爆的马王之争,隔岸观火的大陆民众一定会心生诸多疑问:马英九为什么会做得这么绝,一定要撤销王金平的国民党党籍,就不可以留个党察个看?一个党内大佬,怎么党籍说撤就撤了?关说之弊又不是一两天,党内领导人激烈交锋,就不考虑党的整体利益吗?这究竟是不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算计”?国民党会因此分裂吗?……

其实,对于一个选举社会,最重要的观察维度乃是真正的民意。看一下最近的民调,据《联合报》的调查显示:67%民众认为撤销王金平党籍的处分过重,仅19%认为该处分恰当,此外,还有48%的人认为民进党应该党纪处分柯建铭;虽有33%民众认为王金平意在“关说”,但认为他只是“关心”的却有41%;调查还发现,马英九虽然一再强调挥泪斩王是为了“捍卫司法正义”,不过,高达66%知情民众认为此事是国民党内的政治斗争,仅19%认为马英九是为了司法而战。

犹记得一年前的民调,台湾人还把“贿选”、“请托关说”及“送红包”列为最被诟病的违反廉政行为。为什么真有人要打关说“老虎”时,马英九的棒子已高高举起,民意却想轻轻放下?

解读台湾政治,既要聚焦政治人物的言行举止,也要明察政治人物背后的暗流涌动;既要分析司法与政治体制的运行规则,也要深入台湾政治文化的语法体系,特别是长时态的历史观察。有关王金平关说案,从马王二人的性格履历、国民党的政党文化、台湾的政治文化、台湾的社会文化四个维度入手,运用政治规律、选举规律与舆论规律三种分析工具,也许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图示。

“总统”VS“院长” 朋友OR敌人

马、王是两种人。马英九没有朋友,王金平没有敌人。两人的个性鲜明到极至,两人的履历令人叹为观止。

马英九是典型的官二代,又是台湾政治转型最成功的政治人物。在旧体系中,他深得大佬器重,从“总统”英文秘书官至“法务部长”;在新体制下,他打选战,从地方选举开始,从没有输过,身为外省人却可以凭选票跨过浊水溪,是国民党内唯一可以在选战打败陈水扁的政治人物,是国民党重新执政的救星。

他爱惜羽毛,龟毛至极,任台北市长6年,有16次交通违章,除了一张罚单申诉成功外,其它15张罚单、累计22000元台币罚款都及时认缴认罚。这一次他断然对王金平喊出:“如果这不是关说,那么什么才是关说?”且不论他的判断是否准确,但是敢于这样的较真,凭的就是底气——他从政几十年,假如有过一次类似的越界行为,相信他就不敢向王金平叫板,因为任何相关人抖出哪怕是一件这样的案例,都足以让马英九的政治生命终结。为官几十年,不贪污、不受贿,也许不容易;但几十年政治生涯,不打招呼,不说人情,履历表一点瑕疵都不留,则更是难上加难。遍数台湾政坛,无论蓝绿,这样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相对马英九,王金平也非等闲之辈。从1975年34岁起,十连任“立法委员”至今38年,1999年起五连任“立法院长”,蓝执政是他,绿执政也是他,当蓝再一次执政还是他,历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回复

2013-12-06

大陆的分析

回复

2013-12-06

写得好

回复

2013-09-25

分析的不错,有龙应台的风格。 台湾各政党的基层党部现在基本上都是服务社,无论大事小事,都可以找你,包括小学生放学早,大人还没有下班,就到党部做作业。

回复

2013-09-24

高论------针针见血!中国大陆缺少马英九,不乏王金平。

回复

2013-09-23

一副全局在我心中之意气风发态。但细节好像流传的段子,颇不靠谱。

回复

2013-09-22

1.我是台灣人,對於中國媒體謂馬英九為理想派或改革派,必須說這是種誤解。馬自己從小就是喝國民黨奶水長大,且拿各種特權才有今天的人,不是哪門子的理想派或改革派。司法機關對他不是包庇就是縱放,或者是鬥不過他(手中的國民黨資源),他才毫髮無傷。 2.台灣人不是因為很憨或很講人情才支持王金平,同情嫁女兒什麼的也是很不重要外圍原因。主因是:馬英九任由司法單位違法監聽國會議員,違法;再來,他一個民選總統無權伸手入國會,行政院長江宜樺更無權干涉國會,他們此舉是違法違憲,破壞三權分立(雖然台灣也還不是真的民主),已讓人聞到威權復辟的氣味。

回复

2013-09-22

党内有党,党外有派,这个问题历来如此。很明显,老马有点急,有点公报私仇之嫌。还算不上是政治家!

回复

2013-09-22

作者文笔犀利,字字见血。不由的想起历史上典型改革派人物王安石和张居正。在中国没有绝对的1或者2,若要成功,就必须找到一种不能否认1也不同意2的方法来解决。有理想的人固然让人欣赏和敬仰,但是很难成功,你实现理想的路越是理想,你的成功率越低。

回复

2013-09-22

作者文笔犀利,字字见血。不由的想起历史上典型改革派人物王安石和张居正。在中国没有绝对的1或者2,若要成功,就必须找到一种不能否认1也不同意2的方法来解决。有理想的人固然让人欣赏和敬仰,但是很难成功,你实现理想的路越是理想,你的成功率越低。

回复

2013-09-22

挥泪斩马谡?

回复

2013-09-21

确实是有深度的分析文章。

回复

2013-09-21

高瞻远瞩,分析透彻

回复

2013-09-21

小编,多写写大陆吧,我们实在没脸去评台湾!

回复

2013-09-21

小编,多写写大陆吧,我们实在没脸去评台湾!

回复

2013-09-21

一篇高瞻远瞩,分析透彻,足以让人深刻了解认识台湾政治文化社会的好文章。

回复

2013-09-20

很地气的分析

回复

2013-09-20

马英九没有朋友,王金平没有敌人。……这是台湾社会转型的一次阵痛,台湾是一条奔向大海的河流,这一次它碰到了石头,但愿它卷起的不是一个漩涡,而是一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