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楼影院】《全民目击》:法庭上的中国戏

在《全民目击》的法庭上,上演的不过是事前安排好的戏码,只是这个结局当事人并未想到。不过,法庭上的“表演”并不完全是贬义,司法体系为什么重视程序,程序本身就是一种“表演”。只有在这种程式化、公开、透明的表演中,事实才能被厘清,法律才能被恰当的适用。

《全民目击》电影片段。 (豆瓣/图)

《全民目击》这个片名起的非常好,既然是法庭戏,究其本意就应该是被“全民目击”的:在现代法治社会里,公开、透明的司法程序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涉及隐私、国家机密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不应公开的情形除外。福柯当年有个“全景监狱”的著名比喻,意指人类社会的控制方式,挪用其喻体,把公众比作监视者来监督司法程序的公开运行,倒也不为过。

《全民目击》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孙红雷饰演的富豪想尽办法为女儿从谋杀案中脱罪,而郭富城饰演的检察官锲而不舍誓将真凶归案,余男饰演的女律师则夹在原、被告中间,在云山雾罩的真相中进退失踞。编剧、导演非行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回复

2014-02-16

这部电影在剧情上漏洞百出,把观众当傻子在糊弄。

回复

2014-02-11

呵呵 中国是个法制国家

回复

2014-01-04

骗谁呢.让人过下瘾.落幕后又回封建社会

回复

2013-12-22

可以

回复

2013-12-13

不错

回复

2013-11-23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互为表里,缺少任何一项都难以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回复

2013-11-23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互为表里,缺少任何一项都难以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回复

2013-09-28

法要搞她,情要保她,这就是个矛盾。我们永远是在情与法之间找一个调和的最佳方式

回复

2013-09-15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是中国特色的人治,也是中国有人情味的地方。如果一切都法治了,社会就冷冰冰的了。要是遇到文 革,来个“大义灭亲”,就是对中国伦理观念的摧残了。

回复

2013-09-15

中国法治就是一场戏。

回复

2013-09-15

与法治有关的影视作品能够在无形中很好地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回复

2013-09-14

继非行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守望者:罪恶迷途》后,这部《全民目击》是第二部自编自导的电影。

回复

2013-09-13

历史警示人们:唯有纳粹德国和十年浩劫等时期,邪恶者才敢对种族或对人民掠夺迫害。如今掠夺迫害重现,并有包括德国公证人签发的证据为凭。故请一切主持公平正义者,都来敦促北京一中院在中国法院网上公开其第7483号涉外知识产权判决书,进而为民众伸张公平正义。拜托!张毅(回族,五十二岁,由于受北京一中院枉法审判和德国科隆州法院出具的伪证等迫害。2009年从95900部队医院退休,拥有多项发明专利。)